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其六十九)石莲华峰

亭亭碧莲华,何年化为石。

越女莫惊猜,岩猿自相识。

形式: 五言绝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神秘而美丽的画面,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石莲花峰的独特魅力。诗人以“亭亭碧莲华”开篇,巧妙地将石莲花与自然界的莲花相联系,赋予了石莲花以生机与灵性,仿佛它依然保持着莲花的清丽与高洁。接着,“何年化为石”,这一句既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暗示了石莲花峰的古老与神秘。诗人通过这一转变,引出了对自然与时间关系的深思。

“越女莫惊猜,岩猿自相识。”这两句则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诗人似乎在邀请读者,不要对这奇异的景象感到惊讶或猜疑,而是应该像岩壁上的猿猴一样,自然地接受并欣赏这份独特的美。这里不仅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敬畏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石莲花峰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与神秘,更蕴含了对时间、生命、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思考。诗人的语言简洁而富有意蕴,使得读者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其中蕴含的哲理与情感。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其七十)翻经台

盥手天池水,熏毫海渚香。

翻成多少帙,台石尚辉光。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阳]韵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其七十一)葛仙丹灶

丹成灶犹在,夜气接湖云。

仙路何由问,刀圭幸见分。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文]韵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其七十二)稽留峰

孤峰出天外,客到亦稽留。

不觉月华晚,涧猿啼更愁。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尤]韵

和杨公济钱塘西湖百题(其七十三)流杯亭

斲石引溪水,杯行自劝人。

试听林下鸟,啼血不留春。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