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峰院龙龛山和蔡君谟

礧硌弥沙界,谽谺古洞天。

门邻金布地,桥枕玉鸣泉。

庭鹤归迷主,龛龙去失年。

扫云嫌俗驾,题壁诧诗仙。

胜景无今古,居人有后先。

不知游者驭,谁见海为田。

形式: 排律 押[先]韵

翻译

满目碎石遍沙滩,深邃古洞映天边。
洞口紧邻黄金地,玉桥横卧响泉水。
庭院鹤归难辨主,佛龛神龙岁月移。
清扫云雾嫌尘俗,题写墙壁惊诗仙。
美景超越古今在,居民前后代相续。
游人未知如何赏,谁能视海如农田。

注释

礧硌:碎石不平。
弥:遍布。
沙界:沙滩。
谽谺:深邃的山谷。
古洞天:古老的洞穴。
门邻:洞口临近。
金布地:比喻富饶之地。
桥枕:桥身横跨。
玉鸣泉:形容清澈的泉水。
庭鹤:庭院中的鹤。
归迷主:迷失主人。
龛龙:佛龛中的龙。
失年:失去岁月。
扫云:清扫云雾。
俗驾:世俗之物。
题壁:在墙上题字。
诧诗仙:使诗人惊讶。
胜景:优美的景色。
无今古:超越时间。
居人:居住的人。
后先:前后辈。
游者:游客。
驭:驾驭。
海为田:视海为农田。

鉴赏

这首宋诗《灵峰院龙龛山和蔡君谟》是董渊所作,描绘了一幅深邃而神秘的自然景象。首句“礧硌弥沙界”形象地展现了沙砾遍布的地面,而“谽谺古洞天”则暗示了山中隐藏着古老的洞穴,透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

接下来的诗句,“门邻金布地,桥枕玉鸣泉”,运用了夸张和象征手法,将山门比喻为与黄金之地相邻,桥梁仿佛由美玉制成,泉水声如玉鸣,营造出仙境般的氛围。

“庭鹤归迷主,龛龙去失年”两句,通过庭院中的仙鹤迷失方向和龙龛中的神龙消失,寓言了时间的流逝和神秘力量的隐退。

诗人以“扫云嫌俗驾,题壁诧诗仙”表达对世俗尘嚣的厌倦,以及对诗歌艺术的向往和自我超越的追求。他感叹这里的美景超越古今,而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却前后相继,暗示了人世间的变迁。

最后,诗人提出疑问:“不知游者驭,谁见海为田?”引发读者思考,究竟有多少人能真正领略并理解这超凡脱俗的胜景,是否有人能像驾驭大海一样驾驭自己的心灵?

整体来看,董渊在这首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龙龛山的奇特风貌,同时也融入了哲理思考,展现出宋代文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4)

董渊(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瑞峰院

石屏树幄白云端,溪路生苔树石间。

闲访禅家问尘世,总言尘事不相干。

形式: 七言绝句

寄内

别向春闺十载深,家园无梦可追寻。

酸风冷月凄官阁,瘴雨蛮烟度郁林。

养老需卿扶健杖,怕寒怜我守孤衾。

封侯未卜常滋愧,一寸程途一寸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夜泊浯溪(其一)

舣舟和月上?亭,风露凄寒酒易醒。

谁为漫郎写幽思,度香桥下水泠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青]韵

夜泊浯溪(其二)

二十年前八桂回,摩挲苍藓读碑来。

如今再自浯溪过,折得梅花伴酒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