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静师院

青苔幽巷遍,新林露气微。

经声在深竹,高斋独掩扉。

憩树爱岚岭,听禽悦朝晖。

方耽静中趣,自与尘事违。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翻译

青苔覆盖了幽静的小巷,新叶上的露珠微微闪烁。
诵经的声音回荡在深深的竹林,高高的书斋独自关着门。
休息时喜爱山岭的雾气,聆听鸟儿在朝阳下的欢鸣。
正沉醉于宁静的乐趣中,自然与世俗之事相违背。

注释

青苔:生长在阴湿地方的绿色苔藓植物。
幽巷:僻静的小巷。
新林:新生的树林。
露气:清晨树叶上的露珠。
经声:诵读宗教经典的声音。
高斋:高雅的书房。
扉:门。
憩树:在树下休息。
岚岭:有雾气的山岭。
听禽:听鸟儿的叫声。
朝晖:早晨的阳光。
耽:沉迷,沉醉。
静中趣:宁静中的乐趣。
尘事:世俗的事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僧侣隐居山林的景象,充满了宁静和谐之美。首句“青苔幽巷遍”写出了幽深小径两旁覆盖着青苔,生机勃勃又不失清幽。紧接着,“新林露气微”则描绘了一片新生的林木中细微的露珠和早晨的薄雾,营造出一种清新的氛围。

“经声在深竹”一句,通过竹林间传来的诵经声音,更增添了这宁静环境中的宗教气息。诗人随后写到“高斋独掩扉”,则是说僧侣独自居住在高耸的斋堂中,将门窗关闭,隔绝尘世。

接着,“憩树爱岚岭”表达了对高山峻岭间古老松树的喜爱,这里的“憩”字形容了树木的苍劲和坚韧。最后,“听禽悦朝晖”则是说在清晨的阳光中,聆听鸟鸣,感到无比的愉悦。

诗的后半部分,“方耽静中趣”,表明诗人沉迷于这宁静中的生活乐趣。而“自与尘事违”则强调了他远离世俗纷扰的心境。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和宗教修行的体验,展现了一种超脱红尘、追求精神宁静的生活态度。

收录诗词(568)

韦应物(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中国唐代诗人。汉族。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 生卒年:737~792

相关古诗词

秋夕西斋与僧神静游

晨登西斋望,不觉至夕曛。

正当秋夏交,原野起烟氛。

坐听凉飙举,华月稍披云。

漠漠山犹隐,滟滟川始分。

物幽夜更殊,境静兴弥臻。

息机非傲世,于时乏嘉闻。

究空自为理,况与释子群。

形式: 古风

秋郊作

清露澄境远,旭日照林初。

一望秋山净,萧条形迹疏。

登原忻时稼,采菊行故墟。

方愿沮溺耦,淡泊守田庐。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秋景诣琅琊精舍

屡访尘外迹,未穷幽赏情。

高秋天景远,始见山水清。

上陟岩殿憩,暮看云壑平。

苍茫寒色起,迢递晚钟鸣。

意有清夜恋,身为符守婴。

悟言缁衣子,萧洒中林行。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秋集罢还途中作谨献寿春公黎公

束带自衡门,奉命宰王畿。

君侯枉高鉴,举善掩瑕疵。

斯民本已安,工拙两无施。

何以酬明德,岁晏不磷缁。

时节乃来集,欣怀方载驰。

平明大府开,一得拜光辉。

温如春风至,肃若严霜威。

群属所载瞻,而忘倦与饥。

公堂燕华筵,礼罢复言辞。

将从平门道,憩车沣水湄。

山川降嘉岁,草木蒙润滋。

孰云还本邑,怀恋独迟迟。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