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进亦人所忧,退亦人所忧。
得亦人所忧,失亦人所忧。
所忧非忧道,所忧其可留。
所忧非忧贫,所忧其可休。
古来向道人,能辩忧所由。
去去凌九霄,行行戒深沟。
敬此之谓修,怠此之谓流。
这首诗是明代学者陈献章赠给友人李世卿的第六首诗。诗中表达了对人生进退得失的深刻思考。诗人认为,无论是进取还是退守,无论是得到还是失去,都让人忧虑,但这并非真正的忧虑之道或贫困所致,而是源于内心的执着和对世俗的忧虑。诗人倡导人们应该辨明忧虑的根源,不被外在困扰所左右,保持对道义的敬畏和对修行的警惕,以超越世俗,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整首诗寓言性强,富有哲理,体现了陈献章淡泊名利、崇尚道德修养的人生态度。
不详
元神诚有宅,灏气亦有门。
神气人所资,孰谓老氏言。
下化囿其迹,上化归其根。
至要云在兹,自馀安足论。
可以参两间,可以垂万世。
圣人与人同,圣人与人异。
尧舜于舞雩,气象一而已。
大者苟不存,翩翩竟奚取。
老夫尝用力,兹以告吾子。
文字费精神,百凡可以止。
一落永不收,年光建瓴水。
上上昆崙峰,诸山高几重。
望望沧溟波,百川大几何。
卑高入揣料,小大穷多少。
不如两置之,直于了处了。
师友道久衰,穷乡无可者。
是非真妄间,彼此不相假。
所适一以偏,较然见趋舍。
滔滔复滔滔,风俗日益下。
圭也何所之,终身在陶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