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稚川善画作此赠之

吾观天地间,一一皆是画与诗。

渝川有二罗,画得天地之英奇。

大罗诗名撼湖海,小罗天机勃郁不得已而水墨之。

摇毫造化已破碎,洒墨元气为淋漓。

嗟余老眼得一见,以手扪摸心然疑。

问君自古画有几,君今此画师者谁。

君言我以眼为手,天地万物皆吾师。

吾能得其意与理,貌取色相特其皮。

画成正未知似否,人人有眼谁可欺。

譬之禅宗要透脱,恋恋祖佛宁非痴。

作诗点出未来眼,一扫徐熙与郭熙。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翻译

我看这天地间,无处不是画和诗。
在渝川有两位罗氏,他们描绘出天地的奇异景象。
大罗的诗名震撼江湖,小罗的画技深藏不露,只能用墨水来展现。
挥毫之间,自然之美被打破,泼墨之间,元气淋漓。
我这双老眼有幸一睹,心中满是疑惑。
你问我自古以来有多少画作,如今这画出自何人之手。
你说我以眼为笔,天地万物都是我的老师。
我能领悟画中的意境和道理,但只看表面色彩并非真谛。
画作完成,还未知是否得当,每个人都有眼光,无人能欺。
这就像禅宗追求解脱,过于执着于前人之作岂非痴傻。
你的诗揭示了未来的视角,一扫过时的徐熙和郭熙风格。

注释

天地间:世间万物。
画与诗:艺术与诗意。
渝川:地名,可能指重庆。
撼湖海:影响深远。
水墨之:用墨的艺术。
摇毫:挥毫。
元气:生命的原始力量。
心然疑:心中疑惑。
画有几:画作数量。
师者谁:作者是谁。
眼为手:以观察代替创作。
貌取色相:只看表面。
特其皮:仅限于表面。
似否:是否相似。
人人有眼:每个人都有审美眼光。
禅宗:佛教禅宗。
透脱:超脱世俗。
恋恋祖佛:过分留恋古人作品。
宁非痴:岂非痴迷。
未来眼:预见未来的眼光。
徐熙与郭熙:古代著名画家。

鉴赏

这首宋末元初赵文的诗,通过对罗稚川画作的描绘和评价,展现了诗人对艺术的独特见解。首句“吾观天地间,一一皆是画与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艺术的高度融合之感。接下来,诗人赞美罗氏兄弟的画技,尤其是大罗的画作“撼湖海”,小罗的“天机勃郁”则通过水墨淋漓展现。

诗人感叹自己有幸一睹佳作,深感震撼,同时质疑古今画家能出其右者几何。罗稚川自比为天地万物的师法者,强调观察力和理解力的重要性,而非单纯模仿表象。他画作完成后,虽未明言是否形神兼备,但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标准,无人能欺。

最后,诗人将绘画艺术与禅宗悟道相提并论,指出过于执着于技法或前人风格(如徐熙与郭熙)是不够透彻的。整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既赞赏了罗稚川的画艺,也寓含了对艺术创作独立思考的倡导。

收录诗词(209)

赵文(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初名凤之,又字仪可,庐陵(今江西吉安)人。为文天祥门人,并曾入其幕府参与抗元活动。与刘辰翁父子亦交厚,辰翁对其非常推重,刘将孙亦与其结“青山社”,其结社情况现不详

  • 字:惟恭
  • 号:青山
  • 籍贯:宋末元初文
  • 生卒年:1239-1315

相关古诗词

采芝

晨登屋后山,采采山上芝。

可怜松上雨,滴滴沾我衣。

盈筐颇磊落,满意持之归。

童子见我来,拍手共笑之。

薄者实杀人,荡荡光陆离。

厚者不能光,食之有馀滋。

我感童子言,叹息成涟洏。

古来用人者,或以薄见奇。

一时误采取,后悔那可追。

乃知古人智,不似童子痴。

形式: 古风

陌上桑

采采陌上桑,采之不盈筐。

云何不盈筐,欢子在中肠。

车马从何来,云是大国王。

呼妾欲共载,恐惕涕沾裳。

君民分固严,敢乱夫妇纲。

有罪妾当诛,宁当荐匡床。

夫君即我天,岂必侍中郎。

再拜前致词,蚕饥采桑忙。

王其早还宫,宫中多艳妆。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阳]韵

雨行五岭下

天地忽昼晦,四山泼墨浓。

而我行其间,宛如所翁龙。

大风吹倒人,欲避无所容。

有翼不得张,狂走急雨中。

数里乃一息,如出鲛人宫。

老树道边拜,疑我行雨工。

过午上五岭,攀缘入青空。

仰视万山巅,有气如炊笼。

下视田间白,云此锄田农。

兹行岂不苦,奇观亦已雄。

惜哉如此山,不与晓景逢。

不晓韩吏部,登华哭途穷。

形式: 古风

前有一尊酒

前有一尊酒,有酒即无愁。

吾评仪狄功,端与神禹侔。

微禹吾其鱼,微狄吾其囚。

人生十九不如意,一醉之外安所求。

古来何国非亡社,古来何人不荒丘。

沉思痛至骨,赖尔可销忧。尊中有酒,无酒乃休。

饮多作病,酒不可雠。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