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十朋所作的《游西山寺》。诗中描绘了诗人游览西山寺时的所见所感,展现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历史人物的感慨。
首联“好山遗恨恐他年,冒雨登临兴浩然。”开篇即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山景的欣赏之情,同时也流露出一种对未来可能失去这种美景的忧虑。在细雨蒙蒙中登山,却依然兴致勃勃,可见其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颔联“避暑离宫闵吴主,横舟巨浪壮苏仙。”这里诗人将目光转向历史,提到避暑离宫与吴主的故事,以及苏仙乘舟于巨浪中的壮举,通过这些典故,表达了对古代英雄豪杰的敬仰和对勇敢精神的赞美。
颈联“秋声萧瑟松风阁,岩乳清泠菩萨泉。”转而描写西山寺周围的自然景观,秋风吹过松林,发出萧瑟之声,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岩壁间流淌的泉水清澈冷冽,如同菩萨般纯净,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尾联“山半有亭名可易,漫郎尤恶曲并圆。”最后,诗人注意到山中有一座名为“可易”的亭子,但似乎并不满意其名字,认为它过于俗气,表达了对艺术美感的追求和对传统命名方式的批判。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西山寺及其周边的自然风光,还融入了历史故事和个人情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历史文化的深刻感悟和独特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