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六十二首(其五十九)

愚夫贪世利,俗士重虚名。

三空既难辩,八风恒易倾。

物我久空性,色心仍自萦。

盛年爱华好,老死丘墓成。

居高非虑祸,持满不忧盈。

名利甘刀害,将非安久祯。

凡愚苟求利,譬犬见秽精。

不知祸来至,焉知怨苦声。

形式: 偈颂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和生动的比喻,揭示了人性中的贪婪与虚荣,以及这些情感如何引导人们走向自我毁灭的道路。

首句“愚夫贪世利,俗士重虚名”直指人性的弱点,指出那些追求世俗利益的人和过于看重名声的俗士,他们的行为往往源于内心的贪婪和虚荣。接着,“三空既难辩,八风恒易倾”进一步阐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易受外界影响的特点。这里的“三空”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空”概念,即事物的本质是空无自性的;“八风”则指人生中可能遇到的八种境遇或感受,如称扬、毁谤、赞誉、讥讽、得利、失利、称赞、贬低等,它们都能轻易地动摇人的内心。

“物我久空性,色心仍自萦”表达了对物我两界本质空性的理解,但人的心灵仍然被欲望和情绪所困扰。这反映了尽管认识到世界的本质是空的,但个体的情感和欲望依然难以摆脱。

“盛年爱华好,老死丘墓成”描述了人们在年轻时追求美好的事物,然而最终却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老和死亡。这不仅是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也是对追求表面繁华而忽视内在价值的警示。

“居高非虑祸,持满不忧盈”强调了保持谦逊和警惕的重要性。即使处于高位或拥有满溢的财富,也应时刻警惕潜在的危险和过满带来的风险。

“名利甘刀害,将非安久祯”指出名利如同刀刃,会带来伤害。这里暗示了过分追求名利可能会导致不幸和灾难,而非长久的福祉。

“凡愚苟求利,譬犬见秽精”通过类比,形象地说明了普通人为了追求利益而不惜一切,就像狗见到污秽之物一样,不顾后果。这强调了人性中盲目追求物质利益的愚蠢行为。

最后,“不知祸来至,焉知怨苦声”提醒人们,往往在灾难降临之前,人们并未意识到它的到来,更不知道它所带来的痛苦和怨言。这句话是对前文所有内容的总结,强调了对生活和自身行为的反思与警觉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深刻地探讨了人性的弱点、生命的无常以及追求名利的后果,通过丰富的比喻和深刻的哲理,引导读者思考生活的真谛和道德的价值。

收录诗词(62)

道世(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颂六十二首(其六十)

啖他身血肉,贪毒无慈矜。

养兹身秽质,虫㝢内消融。

不护僧净器,受此厕中虫。

后报入地狱,苦痛未知穷。

形式: 偈颂

颂六十二首(其六十一)

紫纨未可得,漳滨徒再离。

一逢犬马病,贲育罢驱驰。

既无九转术,复阙万金奇。

不看授盐掌,唯梦莲华池。

形式: 偈颂 押[支]韵

颂六十二首(其六十二)

龚胜无遗生,季业有穷尽。

嵇叟理既迫,霍子命亦殒。

屡屡厚霜指,纳纳冲风菌。

邂逅竟既时,修短非所慜。

恨我君子志,不得严上泯。

送心正觉前,斯痛久已忍。

既知人我空,何愁心不谨。

唯愿乘来生,怨亲同诚朕。

形式: 偈颂

澄州无虞县清泰乡都万里六合坚固大宅诗

近濆纵横越,募岱去来阑。

千岑为□绝,三峡以衢难。

庶捷犹求跨,郡攘□能观。

苦固于兹第,永世保无残。

形式: 古风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