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圣俞

平沙漫飞雪,行旅断浮桥。

坐觉山陂阻,空嗟音信遥。

穷阴变寒律,急节惨惊飙。

野霁云犹积,河长冰未销。

山阳人半在,洛社客无聊。

寄问陶彭泽,篮舆谁见邀。

形式: 排律 押[萧]韵

翻译

广袤的沙漠中雪花飘飞,行旅者中断了过河的浮桥。
坐着感觉山丘坡道阻塞,只能空自感叹音信遥不可及。
深冬时节气候严寒,急促的节奏中风声凄厉。
野外的天空虽然放晴,但云层仍未消散,河流上的冰层还未融化。
山南的人们大多还在,洛阳的旅人感到孤独无聊。
我试着询问陶渊明,又有谁能邀请我乘坐竹篮车出游呢?

注释

平沙:广阔的沙漠。
漫:遍布。
飞雪:飘飞的雪花。
行旅:出行的旅客。
断:中断。
浮桥:临时搭建的过河设施。
坐觉:坐着感觉到。
山陂:山坡。
阻:阻碍。
空嗟:徒然叹息。
音信:消息。
遥:遥远。
穷阴:深冬。
寒律:寒冷的季节规律。
急节:急促的节奏。
惨惊飙:凄厉的狂风。
野霁:野外放晴。
云犹积:云层仍然堆积。
河长:河流漫长。
冰未销:冰层未融化。
山阳:指山的南面。
人半在:人们大多还在。
洛社:洛阳的社会。
客无聊:旅人感到无聊。
陶彭泽:陶渊明的别称。
篮舆:竹篮车载物或代步。
谁见邀:谁会邀请我。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寄圣俞》。诗人以飘飞的白雪和断绝的浮桥为背景,描绘了冬季出行的艰辛与孤独。"坐觉山陂阻,空嗟音信遥"表达了诗人因山路崎岖和通信困难而产生的无奈与思念。接着,诗人通过"穷阴变寒律,急节惨惊飙"进一步渲染了天气的严寒和季节的紧迫感。

"野霁云犹积,河长冰未销"写出了野外的景色,虽然雨过天晴,但云层仍未消散,河流上的冰层还未融化,显示出冬日的严酷。诗人感叹山阳地区的人们生活艰难,自己作为客居之人更是感到孤寂无聊。

最后,诗人借问陶渊明般的隐逸生活,表达了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询问是否有人能像邀请陶渊明那样邀请他一同乘篮舆归隐。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生活的对比与思考。

收录诗词(1170)

欧阳修(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 字:永叔
  • 号:醉翁
  •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 生卒年:1007-1072

相关古诗词

寄梅圣俞

青山四顾乱无涯,鸡犬萧条数百家。

楚俗岁时多杂鬼,蛮乡言语不通华。

绕城江急舟难泊,当县山高日易斜。

击鼓踏歌成夜市,邀龟卜雨趁烧畬。

丛林白昼飞妖鸟,庭砌非时见异花。

惟有山川为胜绝,寄人堪作画图誇。

形式: 排律 押[麻]韵

得滕岳阳书大誇湖山之美郡署怀物甚野其意有恋著之趣作诗一百四十言为寄且警激之

峭巘孤城倚,平湖远浪来。

万寻迷岛屿,百仞起楼台。

太守凭轩处,群宾奉笏陪。

清霜荐丹橘,积雨过黄梅。

逸思歌湘曲,遒文继楚材。

鱼贪河岫乐,云忘帝乡回。

遥信双鸿下,新缄尺素裁。

因闻誇野景,自笑拥边埃。

龙漠方多孽,旄头久示灾。

旌旗时映日,鼙鼓或惊雷。

有志皆尝胆,何人可凿坏。

儒生半投笔,牧竖亦输财。

沮泽辞犹慢,蒲萄馆未开。

支离莫攘臂,天子正求才。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逸老亭

上相此忘荣,怡然物外情。

池光开小幌,山翠入重城。

野鸟窥华衮,春壶劳耦耕。

枕前双雁没,雨外一川晴。

解组金龟重,调琴赤鲤惊。

虽怀安石趣,岂不为苍生。

形式: 排律 押[庚]韵

黄河八韵寄呈圣俞

河水激箭险,谁言航苇游。

坚冰驰马渡,伏浪卷沙流。

树落新摧岸,湍惊忽改洲。

凿龙时退鲤,涨潦不分牛。

万里通槎汉,千帆下漕舟。

怨歌今罢筑,故道失难求。

滩急风逾响,川寒雾不收。

讵能穷禹迹,空欲问张侯。

形式: 排律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