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晚送友人使西蕃

驿使向天西,巡羌复入氐。

玉关晴有雪,砂碛雨无泥。

落泪军中笛,惊眠塞上鸡。

逢春乡思苦,万里草萋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翻译

信使往西边的天空进发,巡逻的羌人又进入氐地。
玉门关在晴朗的日子里仍有积雪,沙漠中的道路即使下雨也无须担心泥泞。
军中的笛声让人落泪,边塞的鸡鸣声惊醒人们的睡眠。
春天来临,思乡之情更加苦涩,万里之外的草木一片茂盛。

注释

驿使:信使。
天西:西方边疆。
巡羌:巡逻羌族地区。
入氐:进入氐族地区。
玉关:玉门关(古代边关名)。
晴有雪:晴天仍有积雪。
砂碛:沙漠。
雨无泥:下雨也不滑。
落泪:使人落泪。
军中笛:军营里的笛声。
惊眠:惊醒睡眠。
逢春:遇到春天。
乡思:思乡之情。
苦:苦涩。
万里:万里之遥。
草萋萋:草木茂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驿使在寒冷的冬夜里踏上前往西部边塞的征途。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情感体验的精细刻画,表达了对远行者的深切关怀和自己内心的乡愁。

"驿使向天西,巡羌复入氐。" 这两句开篇便将读者带入广袤的边疆地带,驿使是古代负责传递信息的人,他们在遥远的天际西行,将要深入羌人和氐人的居住区域,这不仅展示了当时政治军事活动的广度,也映射出一种超越地域限制的壮阔画面。

"玉关晴有雪,砂碛雨无泥。" 玉关,即今甘肃省的玉门关,那里即便晴天也飘落着细雪,而远处的沙漠中虽然下起了雨,却因地面干燥而无泥泞,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边塞的严寒与荒凉,传递出一种孤寂冷清之感。

"落泪军中笛,惊眠塞上鸡。" 这里通过军中的笛声和边塞上的公鸡啼叫,展现了一种战争氛围和紧张气氛。笛声引人泪下,表达了对远行者不无悲感的同时,也反映出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与不安。

"逢春乡思苦,万里草萋萋。" 当春天到来之际,本应是生机勃勃的时候,但对于诗人来说,这只加重了对家乡的怀念之情。远方的故土在心中越发模糊,而眼前的是无尽的荒野,万里的路途和萋萋不息的野草,都让人感到深深的孤独和沉重的心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与内心感受的交织,展现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以及对于远行者的思念之深。同时,也反映出诗人自身的乡愁与哀愁,让读者在阅读中能够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共鸣。

收录诗词(61)

陈羽(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约公元八O六年前后在世)字不详。生卒年均不详,约唐宪宗元和初前后在世。工诗,与上人灵一交游,唱答颇多。贞元八年,(公元七九二年)二人登进士第;而他与韩愈、王涯等共为龙虎榜。后仕历东宫卫佐。《全唐诗》之三百四十八一卷传世

  • 籍贯:江东

相关古诗词

春日晴原野望

东风吹煖气,消散入晴天。

渐变池塘色,欲生杨柳烟。

蒙茸花向月,潦倒客经年。

乡思应愁望,江湖春水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春园即事

水隔群物远,夜深风起频。

霜中千树橘,月下五湖人。

听鹤忽忘寝,见山如得邻。

明年还到此,共看洞庭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送友人及第归江东

五陵春色泛花枝,心醉花前远别离。

落羽耻为关右客,成名空羡里中儿。

都门雨歇愁分处,山店灯残梦到时。

家住洞庭多钓伴,因来相贺话相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送殷华之洪州

离堂悲楚调,君奏豫章行。

愁处雪花白,梦中江水清。

扣船歌月色,避浪宿猿声。

还作经年别,相思湖草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