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旧杂诗(其三)

柘舞平康旧擅名,独将青眼到书生。

轻移锦被添晨卧,细酌金卮遣旅情。

此日双鱼寄公子,当时一曲怨东平。

越王祠外花初放,更共何人缓缓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的《感旧杂诗》之三,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与感慨。首句“柘舞平康旧擅名”,以“柘舞”和“平康”两个意象,勾勒出昔日繁华景象,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接着,“独将青眼到书生”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书生的特别关注与欣赏,体现了他对知识与文化的珍视。

“轻移锦被添晨卧,细酌金卮遣旅情”两句,通过日常生活场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寻求慰藉的心境,锦被与金卮分别代表了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寄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此日双鱼寄公子,当时一曲怨东平”中,“双鱼”作为信物,象征着友情或爱情的传递,而“一曲怨东平”则暗示了诗人对某个人或事的怀念与哀叹,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诗歌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最后,“越王祠外花初放,更共何人缓缓行”两句,以自然景色的描绘收尾,既是对春日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过往时光的怀念。花的初放,仿佛预示着新生,但诗人却在问自己,未来将与谁同行,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具有较强的情感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感旧杂诗(其四)

非关惜别为怜才,几度红笺手自裁。

湖海有心随颖士,风情近日逼方回。

多时掩幔留香住,依旧窥人有燕来。

自古同心终不解,罗浮冢树至今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寄丽亭(其一)

书疏经年阔,乡关其远天。

遥知一桥下,时泊五湖船。

湘草已堪折,塞鸿何处边。

飘零吾分定,愁煞路三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寄丽亭(其二)

君问长沙地,荒时尔未经。

迎神犹故曲,赋鵩尚空庭。

魑魅天南产,文章地下灵。

忧生兼吊古,那不鬓星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寄丽亭(其三)

每放登高恸,浮云为惨凄。

湖吞全楚尽,天压百蛮低。

才命古难一,行藏我欲迷。

怀人原有泪,况听暮猿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