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的《感旧杂诗》之三,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往昔时光的怀念与感慨。首句“柘舞平康旧擅名”,以“柘舞”和“平康”两个意象,勾勒出昔日繁华景象,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接着,“独将青眼到书生”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书生的特别关注与欣赏,体现了他对知识与文化的珍视。
“轻移锦被添晨卧,细酌金卮遣旅情”两句,通过日常生活场景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旅途中寻求慰藉的心境,锦被与金卮分别代表了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寄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此日双鱼寄公子,当时一曲怨东平”中,“双鱼”作为信物,象征着友情或爱情的传递,而“一曲怨东平”则暗示了诗人对某个人或事的怀念与哀叹,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诗歌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最后,“越王祠外花初放,更共何人缓缓行”两句,以自然景色的描绘收尾,既是对春日美景的赞美,也是对过往时光的怀念。花的初放,仿佛预示着新生,但诗人却在问自己,未来将与谁同行,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深深怀念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期待,具有较强的情感感染力和艺术表现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