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丽亭(其二)

君问长沙地,荒时尔未经。

迎神犹故曲,赋鵩尚空庭。

魑魅天南产,文章地下灵。

忧生兼吊古,那不鬓星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的《寄丽亭(其二)》。诗中描绘了对长沙这一地域的追思与感慨,通过“君问长沙地”开篇,引出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诗人提到长沙在荒废之时未曾亲历,却依然能感受到其独特的文化氛围和历史痕迹。

“迎神犹故曲,赋鵩尚空庭。”这两句描绘了长沙地方的传统习俗与文化传承,即使在荒废之地,祭祀活动仍沿袭着古老的仪式,赋鵩(一种象征性的鸟)的吟唱声回荡在空旷的庭院之中,展现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文化底蕴。

“魑魅天南产,文章地下灵。”这里将长沙比喻为孕育怪异与神奇的地方,同时强调了其作为文化重镇的地位,地下埋藏着丰富的文学与艺术之灵。这不仅是对长沙自然环境的描述,也是对其深厚文化底蕴的高度赞扬。

最后,“忧生兼吊古,那不鬓星星。”表达了诗人对生命与历史的双重感慨。在忧郁中思考着人生的意义,在吊古中缅怀历史的辉煌。岁月的流逝使得诗人的鬓发斑白,但这份对生命与历史的深刻思考并未消减,反而更加坚定。

整首诗以长沙为背景,通过对比与联想,展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深厚情感的同时,也反映了对生命、历史与文化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寄丽亭(其三)

每放登高恸,浮云为惨凄。

湖吞全楚尽,天压百蛮低。

才命古难一,行藏我欲迷。

怀人原有泪,况听暮猿啼。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洞庭行赠别王大归包山

洞庭一泻八百里,浮云贴天天浸水。

君山一点碍眼青,却似今日酒酣别君之块垒。

问君来何为,欲浮湘沅窥九疑。

问君去,何以为,怯蛟龙,畏山鬼。

送君洞庭水,言归洞庭山。

洞庭之山具区里,八九云梦吞其间。

山名水名一而已,吴楚间关几千里。

谁知地道巴陵中,金庭玉柱遥相通。

吾侪俗骨不能到,但看长风巨浪心忡忡。

楚人肯道七泽小,吴侬但夸具区好。

橙黄橘绿鲈脍鲜,我怪君行犹未早。

与君同时客殊方,看君独归心自伤。

蛮烟瘴雨土卑湿,留我寄命于兹乡。

但得相逢似人喜,此日天涯可知矣。

安能郁郁久居此,明日扁舟亦东耳。

前途待我烟波中,急棹来追子皮子。

形式: 古风

把酒

把酒意如何,深宵幽感多。

春心怜径草,生意抚庭柯。

名岂身能待,愁将岁共过。

由来著书愿,禁得几蹉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哭叔宀先生兼怀仲游(其一)

我生受恩处,虞山首屈指。

我愧视犹父,视我实犹子。

搴帷识诸郎,入坐皆兰茝。

君也交更深,经年其膏晷。

北海时一樽,环顾公心喜。

跌宕饶天情,琢磨究名理。

与世殊酸咸,于物少臧否。

自谓春风中,偕坐从此始。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