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林石歌

闻君家有风林石,镌刻无痕画无迹。

靡然合势俱左倾,偃蹇常如负风力。

置之坐侧野意生,静听若有飕飕声。

忽疑身世在丘壑,使我萧然无俗情。

黄金白璧岂非好,子直视之不为宝。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通过对风林石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向往。"镌刻无痕画无迹"一句,展示了风林石与众不同的特质,它不需任何雕琢就自有一番天成的美丽。这也暗示了一种自然本身就是最好的艺术的哲学。

"靡然合势俱左倾,偃蹇常如负风力"两句,则形象地描绘了风林石的姿态,它们似乎在静默中蕴含着一股力量,这种力量不以声色相表露,却又让人感受到其存在。

"置之坐侧野意生,静听若有飕飕声",诗人将风林石置于身边,不仅目光所及,也在心中萌生的野性和自由。那种似乎能听到的微细声音,更增添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

"忽疑身世在丘壑,使我萧然无俗情"一句,则表达了诗人通过观赏风林石而产生的一种出尘之感。他仿佛忘记了自己处于尘世之中,而是置身于自然的山野之间,这种感觉让他摆脱了俗世的情怀。

最后两句"黄金白璧岂非好,子直视之不为宝",则通过对比黄金白璧与风林石的价值观,表达了诗人对于真正美好的定义。虽然黄金白璧是世间珍贵之物,但在诗人眼中,与风林石相比,它们已失去了光彩,因为风林石代表了一种更高级别的审美和精神追求。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崇拜,以及通过这种崇拜所获得的心灵超越。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风雪数日不见叔度晚约公明共诣之(其二)

南荣卮酒罢,君返道东居。

坐作三朝别,杳疑千里馀。

闲门嗟雀网,深泞怯柴车。

向晚开帘喜,彤云稍觉疏。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冬夜

冬夜何其永,寒光四泬寥。

雁横星历历,人静漏迢迢。

破屋霜应重,荒庭雪未消。

不眠何所念,达晓思无憀。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出都日涂中成

贱生习山野,愚陋出于骨。

虽为冠带拘,性非樊笼物。

扬鞭出都门,旷若解徽绋。

是时天风恶,灵沼波荡汩。

龙鬣互骞腾,鸥群远浮没。

川原寖疏豁,烟火稍萧瑟。

草木虽未荣,春态先彷佛。

桑稀林已斜,柳弱条可屈。

蛛丝罥晴阳,鼠土壅新窟。

徐驱款段马,放辔不呵咄。

与尔同逍遥,红尘免蓬勃。

形式: 古风

去岁与东郡幕府诸君同游河亭望太行雪饮酒赋诗今冬罢归京邑怅然有怀

畴昔追清景,狂吟忘苦寒。

河冰塞津口,山雪照林端。

健笔千篇富,醇醪一醉欢。

困犹挥落麈,瞑不顾归鞍。

多是光阴驶,离群会合难。

谁知尘满袖,今日客长安。

形式: 排律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