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都日涂中成

贱生习山野,愚陋出于骨。

虽为冠带拘,性非樊笼物。

扬鞭出都门,旷若解徽绋。

是时天风恶,灵沼波荡汩。

龙鬣互骞腾,鸥群远浮没。

川原寖疏豁,烟火稍萧瑟。

草木虽未荣,春态先彷佛。

桑稀林已斜,柳弱条可屈。

蛛丝罥晴阳,鼠土壅新窟。

徐驱款段马,放辔不呵咄。

与尔同逍遥,红尘免蓬勃。

形式: 古风

翻译

生于贫贱之地,愚笨粗陋深入骨髓。
虽然身着官服受束缚,但本性并非被囚笼所束缚。
挥鞭离开都城,心情仿佛解脱了挽绳的束缚。
此时风大,神池的水波翻涌不停。
龙鳞般的云彩交错飞腾,鸥鸟群远离水面消失不见。
大地渐显开阔,人间烟火略显凄凉。
草木虽未繁茂,春天的气息却隐约可见。
桑树稀疏,树林倾斜,柳枝柔弱可弯曲。
蛛丝在晴日下挂着,老鼠挖掘新的洞穴。
我慢慢驾驭着温顺的马匹,放松缰绳,不催促。
与你一同享受这自由自在,避开尘世的喧嚣和纷扰。

注释

贱生:贫贱的出身。
愚陋:愚笨粗陋。
冠带:官服,指官职。
樊笼:比喻束缚人的环境或地位。
都门:京城的城门。
徽绋:古代丧葬时牵引灵柩的绳索,这里比喻束缚。
灵沼:神圣的池塘。
龙鬣:形容云彩如龙鳞。
鸥群:海鸥成群。
川原:平原和河流。
红尘:指尘世,人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春日出游的景象和心境。开篇“贱生习山野,愚陋出于骨”表明诗人自视为不羁之才,对世俗的名利并无兴趣,只愿隐逸山林。此后“扬鞭出都门,旷若解徽绋”则是诗人骑马离开城市的场景,"旷若"二字形容心境的宽阔和放松,而"解徽绋"则象征着脱离世俗的羁绊。

接下来的“是时天风恶,灵沼波荡汩。龙鬣互骞腾,鸥群远浮没”描写了春日不佳的天气和自然景观。这里"天风恶"暗示着天气的凛冷,而"灵沼波荡汩"则是湖面被风吹起波纹的生动画面。"龙鬣互骞腾"形容水中的波涛如同龙蛇般翻滚,而"鸥群远浮没"则表明着远处的鸟儿在波涛中自由穿梭。

诗的下片“川原寖疏豁,烟火稍萧瑟。草木虽未荣,春态先彷佛”继续描绘自然景色,其中"川原寖疏豁"表明了河谷宽阔而开阔,而"烟火稍萧瑟"则是乡间炊烟和日光交织的温馨画面。"草木虽未荣,春态先彷佛"则表现出虽然春天还未完全到来,但春天的气息已经初步显现。

最后“桑稀林已斜,柳弱条可屈。蛛丝罥晴阳,鼠土壅新窟”进一步渲染了春日的景色和生机。"桑稀林已斜"表明桑树已经开始倾斜,"柳弱条可屈"则是柳树枝条柔弱易曲。而"蛛丝罥晴阳"形容着阳光下蜘蛛网的精致,而"鼠土壅新窟"则是小动物在春天准备新的居所。

诗人的心境在“徐驱款段马,放辔不呵咄。与尔同逍遥,红尘免蓬勃”中得到了体现。他驾驭着马儿,小心翼翼地前行,而"放辔不呵咄"则是诗人对待马匹的温和态度。最后,他希望能够与自然共享逍遥自在的情感,远离世俗尘嚣。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

收录诗词(1260)

司马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 字:君实
  • 号:迂叟
  • 籍贯: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
  • 生卒年:1019年11月17日-1086年

相关古诗词

去岁与东郡幕府诸君同游河亭望太行雪饮酒赋诗今冬罢归京邑怅然有怀

畴昔追清景,狂吟忘苦寒。

河冰塞津口,山雪照林端。

健笔千篇富,醇醪一醉欢。

困犹挥落麈,瞑不顾归鞍。

多是光阴驶,离群会合难。

谁知尘满袖,今日客长安。

形式: 排律 押[寒]韵

古坟

茫茫野田平极目,历历古坟如夏屋。

碑板无文荆棘深,石兽沈沦松柏秃。

问人虽不知姓名,昔皆高官仍厚禄。

子孙流落何所之,凶吉当年非不卜。

我来正值寒食天,祭膰不设无人哭。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古诗赠兴宗

穷达有常分,得丧难豫言。

古今浩茫茫,倚伏安可原。

轩裳彼自荣,举俗同崩奔。

锱铢校重轻,冰火殊凉温。

君子固无愧,立身明本根。

度矩苟不愆,宠辱徒喧喧。

有如清济流,横贯长河浑。

景公马千驷,南面雄东藩。

陶青刘舍徒,位为丞相尊。

当时非不显,磨灭何足论。

颜回在陋巷,藜藿甘盘飧。

原宪结弊衣,蓬蒿塞其门。

当时岂不穷,至今荣名存。

况君齿方壮,德业素所敦。

安知拓翅归,不作凌云翻。

要之白首期,壮烈施元元。

为君画善策,洒扫清前轩。

长舒四五榻,客来辄开樽。

群愁喜伺人,稍醒必烦冤。

拒之亦无佗,体中常昏昏。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圣俞惠诗复以二章为谢(其一)

我得圣俞诗,于身亦何有。

名字托文编,佗年知不朽。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