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滁州丰乐亭

君为滁上守,乘间务幽寻。

群从留山阿,美望穷前林。

良宴追佳赏,高亭旷遐临。

烟云无定姿,水石唯清音。

静见鱼鸟适,遥闻鸡犬深。

时节屡丰有,民里无欺侵。

岂独延众物,因兹托冲襟。

大笔每绝唱,芳樽宁孤斟。

别日念已长,来期讵能今。

安得凌风翰,相从殚岁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翻译

你担任滁州的太守,趁着空闲去寻找幽静的景致。
随从们留在山中,美景尽收眼底直到前林深处。
美好的宴会追寻着佳肴与赏心之乐,高高的亭台让人远眺无边风景。
烟云变幻不定,山水之间只有清澈的声音相伴。
静观鱼鸟悠然自得,远处传来鸡犬的叫声,显得更加宁静。
年年丰收,百姓安居,无人欺诈侵扰。
不只是招待万物,更借此寄托自己淡泊的心境。
你的大作常常是绝妙的诗篇,即使独自饮酒也不觉孤单。
离别之后,思念之情日益增长,相聚的日子何时才能再来。
如何能得到如风的文采,与你共度一年的时光。

注释

君:你。
为:担任。
滁上守:滁州太守。
乘间:趁着空闲。
务:追求。
幽寻:幽静的探索。
群从:随从们。
山阿:山中。
美望:美景。
穷:尽。
前林:前方的树林。
良宴:美好的宴会。
追:追寻。
遐临:远眺。
烟云:云雾。
定姿:固定形态。
水石:山水。
静见:静观。
适:适宜,悠然。
遥闻:远远听到。
时节:年成。
丰:丰收。
无欺侵:无人欺诈侵扰。
岂独:岂止。
延:招待。
冲襟:淡泊的心境。
大笔:大作。
绝唱:绝妙诗篇。
孤斟:独自饮酒。
别日:离别后。
念已长:思念增长。
来期:相聚的日子。
安得:如何能。
凌风翰:如风的文采。
殚岁阴:度过一年时光。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人蔡襄寄赠给滁州太守的一首题为《寄题滁州丰乐亭》的作品。诗人以赞赏的口吻描绘了滁州太守在公务之余,追求幽静之美的生活情趣。他描述了群臣随从在山中游玩,美景尽收眼底,众人在高亭畅饮赏景,享受着山水之间的宁静与清音。诗人还提及了丰年景象和百姓安居乐业的和谐画面,表达了对太守治理有方的敬意。

诗中流露出太守不仅关爱自然万物,也心系民生,他的高尚情操通过"大笔绝唱"和"芳樽孤斟"的形象,展现出其文才与淡泊。最后,诗人表达了对与太守相聚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相聚的期盼,希望能在更多的时间里一同游历。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蔡襄对友人的深厚友情和对滁州美景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他对理想政治的向往。

收录诗词(420)

蔡襄(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茶学家。任泉州知府时,主持建造了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泉州洛阳桥;任福建路转运使时,倡植福州至漳州700里驿道松;在建州时,主持制作武夷茶精品“小龙团”,所著《茶录》总结了古代制茶、品茶的经验。所著《荔枝谱》被称赞为“世界上第一部果树分类学著作”。工书法,诗文清妙,其书法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为“宋四家”之一。有《蔡忠惠公全集》

  • 字:君谟
  • 籍贯:兴化军仙游县(今枫亭镇青泽亭)
  • 生卒年:1012年3月7日-1067年9月27日

相关古诗词

寄襄城孙主簿

昔子尚稚孩,从亲来此邑。

今子稽簿书,职守仍前袭。

岁月曾未几,风流正相及。

新硎刃益铦,旧署墨犹湿。

非徒使气奋,固使家声立。

征调事渐繁,须材时所急。

何不一轩翔,荣名亦可拾。

勖子乃自省,满颜抱羞涩。

形式: 古风 押[缉]韵

崇德夜泊寄福建提刑章屯田思钱塘春月并游

夙昔神都别,于今浙水遭。

故情弥切到,佳月事追遨。

太守才贤重,清明土俗豪。

犀珠来戍削,征鼓去啾嘈。

湖树涵天阔,船旗罥日高。

醉中春渺渺,愁外夕陶陶。

新曲寻声倚,名花逐种褒。

吟亭披越岫,梦枕觉胥涛。

论议刀矛快,心怀铁石牢。

淹留趋海角,分散念霜毛。

鲈鲙红随箸,泷波渌满篙。

试思南北路,灯暗雨萧骚。

形式: 排律 押[豪]韵

授转运使罢州端居述怀

被诏领均漕,前解闽州符。

掩关谢来宾,释然舍挛拘。

日晏眠空斋,啼禽在高梧。

神情已欣快,痾恙还轻苏。

暂閒固自适,况与尘滓殊。

勿乐夸毗子,开眼趋畏途。

投身试罗网,反用腴妻孥。

精虑成长谣,鉴此非迷愚。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清暑堂中秋夜饮

江国初凉夕漏均,青天无翳地无尘。

莲花剪綵灯光灿,蕉叶倾金酒味新。

时节暗迁应不再,欢娱难得莫辞频。

明年今夜中庭月,依旧寒光别照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