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刘主簿承介建昌江泛舟作

吾友从吏隐,和光心杳然。

鸣琴正多暇,啸侣浮清川。

风霁远澄映,昭昭涵洞天。

坐惊众峰转,乃觉孤舟迁。

崖屿非一状,差池过目前。

徘徊白日暮,月色江中鲜。

真兴殊未已,滔滔且溯沿。

时歌沧浪曲,或诵逍遥篇。

酣畅迷夜久,迟迟方告旋。

此时无相与,其旨在忘筌。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我的朋友选择做官却像隐居一样,内心与世无争,淡泊宁静。
他时常弹琴自娱,闲暇时邀友泛舟清澈的河流。
雨后风停,远山更加清澈明净,天空倒映在水中,一片明亮。
坐观群山变换,才察觉小船在缓缓移动。
形态各异的岛礁逐一掠过眼前,参差不齐,美不胜收。
我们在白日里流连忘返,直到月色映照在江面,分外清新。
真正的乐趣并未消减,我们继续沿着江水逆流而上。
时而吟唱《沧浪之水》的曲调,时而朗诵《逍遥游》的篇章。
陶醉在这份欢愉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直至深夜。
此刻无人相伴也无妨,因为我们的心意在于超脱世俗的束缚。

注释

吾友:我的朋友。
吏隐:虽为官却像隐士般生活。
和光:与世无争,不露锋芒。
杳然:深远,淡泊。
鸣琴:弹琴。
啸侣:呼唤同伴,这里指邀请朋友。
浮清川:在清澈的河流上泛舟。
风霁:雨止风停。
澄映:清澈明净,倒映。
昭昭:明亮的样子。
涵洞天:天空倒映在水中。
坐惊:静观而惊讶。
众峰转:群山似乎在转动,形容视角变化。
孤舟迁:小船在移动。
崖屿:悬崖和岛屿。
非一状:形态各异。
差池:参差不齐,错落有致。
过目前:一一经过眼前。
徘徊:流连忘返。
白日暮:傍晚时分。
月色江中鲜:月光照在江面上,景色清新。
真兴:真正的兴趣或乐趣。
殊未已:并未停止。
滔滔:水流不断,比喻持续前进。
溯沿:逆流而上。
沧浪曲:古曲名,象征高洁的情操。
逍遥篇:指《庄子·逍遥游》,表达自由超脱的精神。
酣畅:尽情享受,心情舒畅。
迷夜久:沉浸在夜晚中,忘记了时间。
迟迟:缓慢地。
告旋:告别返回。
相与:相伴的人。
其旨:其中的意旨。
忘筌:忘记捕鱼的筌,比喻达到目的后忘掉所凭借的手段,此处指超脱物欲,追求精神自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共同乘舟于江上的闲适情景。诗中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心旷神怡的生活态度。

"吾友从吏隐,和光心杳然"一句,表明朋友辞去了官职,心境平和,如同春日和煦的阳光。"鸣琴正多暇,啸侣浮清川"则描绘了诗人在闲暇时弹奏琴瑟,与友人一同泛舟于清澈的江水之上。

接下来的"风霁远澄映,昭昭涵洞天"写出了江边的美景,风过后云散天空澄明,如同洞开的天宇。"坐惊众峰转,乃觉孤舟迁"则表达了诗人在安静中感受到山峰的壮观,意识到自己所乘之舟是那么的渺小。

"崖屿非一状,差池过目前"通过对山石、水面变化的描述,展现出自然景象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徘徊白日暮,月色江中鲜"则描绘了黄昏时分,诗人徘徊于江边,感受着清新的月光。

"真兴殊未已,滔滔且溯沿"表明诗人的兴致并未减退,而是随着江水的流动继续前行。"时歌沧浪曲,或诵逍遥篇"则显示了诗人在此过程中有时高声歌唱,有时低吟诗文,享受着这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最后的"酣畅迷夜久,迟迟方告旋"写出了诗人沉浸于这样的生活中,不知不觉间夜已深,才慢慢地准备结束这次舟行。"此时无相与,其旨在忘筌"则表达了诗人在这个时候,没有人能够理解他内心的喜悦,他的心意仿佛是要忘却世俗的牵绊。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情感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理想。

收录诗词(129)

吴筠(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元日言怀因以自励诒诸同志

驰光无时憩,加我五十年。

知非慕伯玉,读易宗文宣。

经世匪吾事,庶几唯道全。

谁言帝乡远,自古多真仙。

馀滓永可涤,秉心方杳然。

孰能无相与,灭迹俱忘筌。

安用感时变,当期升九天。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舟中夜行

榜人识江路,挂席从宵征。

莫辨洲渚状,但闻风波惊。

阴云正飘飖,落月无光晶。

岂不畏艰险,所凭在忠诚。

何时达遥夜,伫见初日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过天门山怀友

举帆遇风劲,逸势如飞奔。

缥缈凌烟波,崩腾走川原。

两山夹沧江,豁尔开天门。

须臾轻舟远,想象孤屿存。

归路日已近,怡然慰心魂。

所经多奇趣,待与吾友论。

一日如三秋,相思意弥敦。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听尹鍊师弹琴

至乐本太一,幽琴和乾坤。

郑声久乱雅,此道稀能尊。

吾见尹仙翁,伯牙今复存。

众人乘其流,夫子达其源。

在山峻峰峙,在水洪涛奔。

都忘迩城阙,但觉清心魂。

代乏识微者,幽音谁与论。

形式: 古风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