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雨

十月天犹雨,三更月失明。

溟濛才洒润,点滴不成声。

辟户风烟入,投林鸟雀轻。

旅怀终易感,倏起别离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十月的天气还在下雨,深夜的月亮都显得暗淡无光。
细雨如溟濛轻雾,无声地滋润着大地,连点滴声音都难以听见。
打开窗户,冷风夹杂着烟霭吹进屋内,飞鸟投向树林的动作也显得轻盈。
身处旅途的人情感容易波动,突然间触发了离别的愁绪。

注释

十月:指农历十月。
犹:仍然。
雨:下雨。
三更:深夜。
失明:形容月色昏暗。
溟濛:形容雨丝细密如雾。
才:刚刚。
洒润:滋润。
不成声:没有声音。
辟户:打开窗户。
风烟:风吹烟雾。
投林:飞鸟归巢。
轻:轻盈。
旅怀:旅途中的情怀。
终:终究。
易感:容易感动。
倏起:突然升起。
别离情:离别之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夜雨》,描绘了深秋时节夜晚的雨景。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写出了即使在十月份,天气依然阴冷多雨,连三更时分的月亮也显得暗淡无光。雨水轻轻洒落,声音微弱得几乎听不见,营造出一种寂静而凄清的氛围。

"溟濛才洒润,点滴不成声",形象地描绘了雨丝的细密和无声,仿佛天地间都被蒙上一层薄雾。接着,诗人通过"辟户风烟入,投林鸟雀轻",进一步描绘了风雨交加中,门窗半开,风烟涌进室内,而鸟雀因雨声而轻盈地飞向树林的情景,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

最后两句"旅怀终易感,倏起别离情",诗人借此表达了在外游子的心境,雨夜的触动使他不禁生出离别之情,勾起了旅途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感。整首诗以景寓情,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细微感受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750)

陈师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一字无己,汉族。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 字:履常
  • 号:后山居士
  • 籍贯:彭城(今江苏徐州)
  • 生卒年:1053~1102

相关古诗词

奉贺陈圣予

合谱儿童岁,为僚一再秋。

初闻消息报,已作别离忧。

急雪将无路,寒江欲断流。

相逢宁易得,端为小迟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奉送阎醇老推官

古今犹异俗,邹鲁尚多儒。

簿领三年责,云霄一武趋。

数过忘潦倒,惜别更斯须。

说与晁夫子,今年锥也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奉陪赵大夫游桓山

后水喧江落浑黄,晚云障日作微凉。

笙歌声里旌旗动,罗绮丛中语笑香。

劝相秋郊开稔熟,摩娑苔壁吊荒亡。

风流一代今山简,有底樽前著葛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庚辰三月上旬登白门闲望

昔别子未仕,人言诗有神。

预知河岭阻,不作往来频。

剩喜今犹学,须知禄为亲。

五陵花满眼,作意莫禁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