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生行送皞臣往南昌兼送李篁先

龙生别我当为客,青波平挂章江席。

同时李子好远游,书剑苍茫无所适。

良夜迢迢接深语,此时愁坐扬云宅。

两君三十同不官,大壑楩楠天所惜。

东南民气复萧瑟,惨淡空怀济时策。

高名落拓难弃置,犹与诸侯掌书记。

洞庭有客方归来,憔悴青衫不如意。

槭槭芳洲吊祢衡,长江浪急空山平。

夏口萧条托黄祖,庸才敢与孙郎争。

书生傲睨当时事,塞默无言有深意。

祇将词赋掩奇才,肯向荆州出奇计。

文章得祸非所料,孔公叹息曹公笑。

蹭蹬于今又一时,掉头誓拟终屠钓。

彭蠡湖外鼓声死,江风夜起黄州水。

坚壁同时走督师,旌节相望二千里。

君今投分向人间,挟策何曾敢一言。

衣冠南渡荆扬远,鼓角西来江汉翻。

黄昏尘满别云暗,送子归来方闭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王闿运以送别为主题,表达了对友人龙生和李篁先的深深关切与祝愿。诗人以龙生比喻友人,暗示他们即将踏上旅程,如同龙入大海,远离家乡。"青波平挂章江席"描绘了友人在江边分别的情景,气氛颇为凄凉。

"同时李子好远游",李子比喻李篁先,也寓言他们的志向远大。"书剑苍茫无所适"则表达了对友人前途的不确定和担忧。接下来,诗人通过"良夜迢迢接深语",想象他们在深夜中深情交谈,而自己却因思念而愁坐。

"两君三十同不官",感慨友人年轻却未得仕途发展,"大壑楩楠天所惜"则寄寓对他们才华的肯定。然而,国家局势动荡,东南民气萧瑟,诗人希望他们能有所作为,济世救民。

"高名落拓难弃置",赞美友人的高尚名声和不屈精神,即使身处逆境,仍坚守志向。"书生傲睨当时事",表现了他们的傲骨和对时局的批判态度。最后,诗人以历史典故结尾,预言友人可能会遭遇文章之祸,但也暗示他们可能像祢衡一样,才华横溢却不被重用。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友人的鼓励,又有对社会现实的忧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友人命运的深切关注。

收录诗词(112)

王闿运(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又字壬父,世称湘绮先生。曾任肃顺家庭教师,后入曾国藩幕府。1880年入川,主持成都尊经书院。后主讲于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南昌高等学堂。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读衔。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著有《湘绮楼诗集、文集、日记》等

  • 字:壬秋
  • 号:湘绮
  • 籍贯:咸丰二年(1852)举
  • 生卒年:kǎi)运(1833—1916

相关古诗词

寄怀辛眉

空山霜气深,落月千里阴。

之子未高卧,相思共此心。

一夜梧桐老,闻君江上琴。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春社日往邵阳道中杂诗(其一)

作客真成计,逢春定别家。

故园风过柳,残月夜依花。

岐路马犹顾,轻波鸥自斜。

离心共芳草,著处便天涯。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春社日往邵阳道中杂诗(其二)

细路引沙圻,墟人趁夕晖。

烟深镫影大,舟泊水声微。

晚渡争操楫,春寒懒换衣。

垂杨最关客,迎送总依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蔡与循

晓色初明白马嘶,北岩雨霁秋鸦啼。

相逢十日正堪别,门前枯柳几人折。

西风吹水浮马蹄,东阡南陌无端倪。

樵人自问下山路,归客今过青岭西。

五年相识干戈后,往往空村共杯酒。

近闻下诏徵贤良,与子才名在人口。

田舍老翁莫论事,洛阳狂生长太息。

拂衣徒步且归来,看剑纵横泪沾臆。

城头画角萧疏鸣,舍傍秋草昼夜生。

驱车莫作远游赋,悲歌聊拟少年行。

昨夜微霜入罗幕,美人独梦锦衾薄。

陵上桂枝风下零,月里松子衣前落。

仙女山中红树深,相思咫尺碧山阴。

斜阳寂寂石林气,云冷烟空何处寻。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