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赵伯鱼

昔君叩门如啄木,深衣青纯帽方屋。

谓是诸生延入门,坐定徐言出公族。

尔曹气味那有此,要是胸中期不俗。

荆州早识高与黄,诵二子句声琅琅。

后生好学果可畏,仆常倦谈殊未详。

学诗当如初学禅,未悟且遍参诸方。

一朝悟罢正法眼,信手拈出皆成章。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韩驹所作,名为《赠赵伯鱼》。诗中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对赵伯鱼这位年轻学者的赞赏之情。诗人以“昔君叩门如啄木”开篇,形象地描述了赵伯鱼初次来访的情景,以“深衣青纯帽方屋”勾勒出其朴素而庄重的形象。

接着,诗人通过“谓是诸生延入门,坐定徐言出公族”表达了对赵伯鱼学识和出身的肯定,暗示其非同寻常的背景。诗人进一步赞扬赵伯鱼与自己及另一位友人高与黄的相似之处,认为他具有相同的高雅气质和深厚学识,如同“荆州早识高与黄,诵二子句声琅琅”。

最后,诗人以“后生好学果可畏,仆常倦谈殊未详”表达对赵伯鱼好学精神的敬佩,并鼓励他学习诗歌应如初学禅宗,先广泛涉猎,待悟道之后,自然能文思泉涌,创作出佳作。“学诗当如初学禅,未悟且遍参诸方。一朝悟罢正法眼,信手拈出皆成章”这几句,不仅体现了诗人对赵伯鱼个人成长的期待,也蕴含了对诗歌创作过程的独特见解。

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既是对赵伯鱼个人才华的赞美,也是对其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后辈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421)

韩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论家。学者称他陵阳先生。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徽宗政和初,召试舍人院,赐进士出身,除秘书省正字,因被指为苏轼之党谪降,后复召为著作郎,校正御前文籍。宣和五年(1123)除秘书少监,六年,迁中书舍人兼修国史。高宗立,知江州。绍兴五年(1135)卒。写诗讲究韵律,锤字炼句,追求来历典故,写有一些反映现实生活的佳作,有《陵阳集》四卷,今存

  • 字:子苍
  • 号:牟阳
  • 籍贯:陵阳仙井(治今四川仁寿)
  • 生卒年:1080~1135

相关古诗词

答蔡伯世食笋

莼丝化盐豉,槐叶资新面。

岂知苦竹萌,风味常独擅。

昔我居锦城,屡吃田家饭。

扶杖自入箐,煨此犊角茧。

后参鹤林禅,馈我桑门馔。

烝烝沸鼎中,乱下白玉片。

惟无他物乘,始觉真味现。

三年客东都,锦箨宁复见。

千金洛阳来,惟充大官膳。

前时过君食,欣逢故人面。

那知列仙臞,已杂蒯通隽。

吾宁饱甘肥,愤吒那忍咽。

请归谓主孟,厨人后当谏。

苦苣杂嘉蔬,沉香和甲煎。

柯亭既误椽,画障或遭练。

古来可叹事,千载寄明辨。

作诗吊箨龙,助子当食叹。

形式: 古风

食煮菜简吕居仁

晓谒吕公子,解带浮屠宫。

留我具朝餐,唤奴求晚菘。

洗箸点盐豉,鸣刀芼姜葱。

俄顷香馥坐,雨声传鼎中。

方观翠浪涌,忽变黄云浓。

争贪歙钵暖,不觉定碗空。

忆登金山顶,僧饭与此同。

还家不能学,永费烹调功。

硬恐动牙颊,冷愁伤肺胸。

君独得其妙,堪持饷衰翁。

异时闻豪气,爱客行庖丰。

殷勤故煮菜,知我林下风。

人生各有道,旨蓄用禦冬。

今我无所营,枵腹何由充。

岂惟台无馈,菜把尚不蒙。

念当勤致此,亦足慰途穷。

形式: 古风

送倪巨济将仕

汴流六月翻黄沙,小舟兀浪如乘槎。

赤日下照烘朝霞,腹鸣肩举气喘呀。

乱眠仆夫股相加,柁楼晨饭羹黄茄。

时时矫首望土岸,木末殷转江州车。

渴逢石泉不得汲,椎鼓催发无停檛。

问君何为趣还家,答云五载居京华。

夜窗读书眼生花,每食不饱潜咨嗟。

母发半白弟髻丫,有妹久阙躬丝麻。

寄书细字如昏鸦,问胡眷恋归期赊。

来时书笈手自拿,今归上堂两脚靴。

寿觞要及开霜瓜,子志如此良可嘉。

劝子博学如横罝,麋麟兔鹿尽所遮。

或典而法浮而葩,要归于正谨去邪。

行如种植慎萌芽,念当务实勿求誇。

我行买犊耕三巴,伫子佳誉来天涯。

形式: 古风 押[麻]韵

蒲城即事

鄙夫世长物,未老宜幽栖。

一朝起蓬屋,著籍通金闺。

遇合始侥倖,非才终见挤。

尚想欧阳公,罪弃荆山西。

步行意方盛,庭趋颜遂低。

行趋岂云异,喜愠自不齐。

微官何足论,等求饱糠粞。

三径如可卜,岁晚归扶犁。

形式: 古风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