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谷鸟散啼如有恨,庭花含笑似无情。
更名变皃难休息,去去来来第几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达观人生的境界。"谷鸟散啼如有恨",山谷里的鸟儿似乎在悲泣,它们的啼叫声中带着一种哀伤的情感,如同人类心中的烦恼和不满。"庭花含笑似无情",庭院中的花朵则面带微笑,却又显得那么淡漠,无动于衷,就像自然界对世间万象的冷漠一样。
"更名变皃难休息" 这一句表达了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无常,名字和姓氏在不断地变化,人生如梦,难以找到安稳之所。"去去来来第几生" 则透露出一种宿命观念,生命如同旅人,在时间的长河中不断地流转,不知是哪一世的轮回。
诗人的心境是淡然的,他可能在表达对红尘琐事的超脱,以及对于生命循环的某种感慨。整首诗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和禅机妙义,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思和高远的情操。
不详
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像于严陵祠配享
一朝寂寂与冥冥,垄树未长坟草青。
高节雄才向何处,夜阑空锁满池星。
归去春山逗晚晴,萦回树石罅中行。
明时不是无知己,自忆湖边钓与耕。
昨日草枯今日青,羁人又动望乡情。
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秋水一泓常见底,涧松千尺不生枝。
人间学佛知多少,净尽心花只有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