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叹

武燕未远嗟谁识,赵董纷纷枉得名。

已矣孙陈旧人物,至今但数汉公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翻译

武威和燕地虽然不远,但又有谁知道呢?
赵董一类的人物纷繁出现,却白白得到了名声。

注释

武:指武威,古地名,这里泛指边疆地区。
燕:古代诸侯国名,此处代指北方地区。
嗟:感叹词,表示惋惜或遗憾。
识:认识,了解。
赵董:泛指历史上某些有名无实或者名声不符其实的人物。
枉:白白地,徒然。
得:获得。
名:名声。
已矣:罢了,表示对过去的感慨。
孙陈:孙权和陈登,均为三国时期的重要人物。
旧人物:指过去的历史人物。
至今:直到现在。
但:只,仅仅。
汉公卿:汉朝的高级官员,如三公九卿,这里泛指朝廷重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画叹》中的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感慨。"武燕未远嗟谁识",这里的"武燕"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一些强国,如战国时期的燕国或后来的北魏,诗人感叹这些曾经显赫一时的人物已经远离,不再被人熟知。"赵董纷纷枉得名","赵董"可能是指历史上某些有名无实或者名声不佳的人物,诗人认为他们徒然获得了虚名。"已矣孙陈旧人物","孙陈"代表的是东汉末年的孙坚和陈登,诗人惋惜这些旧时英雄人物已成为过去。最后,"至今但数汉公卿",诗人指出人们如今谈论历史,仍然主要聚焦在汉朝的公卿名臣上,暗示了对当下缺乏英雄豪杰的感慨。

整体来看,这句诗寓言深刻,借古讽今,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变迁和人物命运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画枕屏

绳床竹簟曲屏风,野水遥山雾雨濛。

长有滩头钓鱼叟,伴人闲卧寂寥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雨中招吴子野先生

柴门不出蓬生径,暑雨无时水及堂。

辟谷赖君能作客,暂来煎蜜饷桃康。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南斋竹三绝(其二)

旧山修竹半尘埃,谁种南林待我来。

新笋出墙秋雨足,闭门长与护苍苔。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南斋竹三绝(其一)

幽居一室少尘缘,妻子相看意自闲。

行到南窗修竹下,恍然如见旧溪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