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柴门不出蓬生径,暑雨无时水及堂。
辟谷赖君能作客,暂来煎蜜饷桃康。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夏日雨中的田园生活画面。诗人居住在简陋的柴门前,小径上蓬草丛生,连绵的暑雨使得屋檐下的积水不时溢出。在这种环境下,诗人依赖朋友吴子野先生来访,他不仅带来了清心的辟谷之道,还热情地煮蜜以款待诗人和桃康(可能是诗人的宠物或孩子)。诗中流露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简朴生活的安然享受,体现了宋人淡泊名利、亲近自然的生活态度。
不详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旧山修竹半尘埃,谁种南林待我来。
新笋出墙秋雨足,闭门长与护苍苔。
幽居一室少尘缘,妻子相看意自闲。
行到南窗修竹下,恍然如见旧溪山。
里中佳客旧孙陈,我自疏慵不见人。
目倦细书长掩卷,心游法界四无邻。
粗砂施佛佛欣受,怪石供僧僧不嫌。
空手远来还要否,更无一物可增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