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歌

昨辞金华殿,今次雁门县。

寝卧握秦戈,栖息抱越箭。

忍悲别亲知,行泣随征传。

寒烟空徘徊,朝日乍舒卷。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翻译

昨天刚告别了华丽的宫殿,
今天就驻扎在这遥远的边关。
睡梦中紧握着秦地的长枪,
醒来时怀抱的是越地的箭矢。

注释

昨辞:昨天离开。
金华殿:指代华丽的宫殿,可能特指皇宫中的某座殿堂。
今次:现今到达。
雁门县:古代北方边疆的一个地名,这里泛指边远地区。
寝卧:睡觉时。
握:紧握。
秦戈:秦地制造的长枪,代指兵器。
栖息:休息时。
抱:怀抱。
越箭:越地制造的箭矢,同样代指兵器。
忍悲:忍耐悲伤。
别亲知:与亲人和知己告别。
行泣:行走时哭泣。
随征传:随着出征的车马行进,'征传'指征战的交通工具。
寒烟:寒冷的烟雾,形容环境凄清。
空徘徊:在空中来回飘荡,无定向地游移。
朝日:早晨的太阳。
乍舒卷:刚刚展开又似乎要收起,形容日出时云彩的变化。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诗人鲍照的《扶风歌》,作品描绘了诗人离别时的情感和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的哀伤与孤独。

"昨辞金华殿,今次雁门县" 两句,交代了时间地点之变迁,金华殿、雁门县皆为古地名,从此可见诗人行旅途中的连绵不绝的离别感。"寝卧握秦戈,栖息抱越箭" 二句,则以物象比喻,表达了诗人在异乡作客之孤寂与警觉,秦戈、越箭皆为古代兵器,通过这些兵器的提及,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紧张和警惕。

"忍悲别亲知,行泣随征传" 一句中,“忍悲”二字透露出诗人的不舍与哀痛,而“行泣随征传”则展示了诗人在旅途中的孤独与悲凉,每一步都伴随着泪水和离愁。

最后两句 "寒烟空徘徊,朝日乍舒卷" 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进一步加深了诗人的哀伤之情。"寒烟空徘徊" 给人以萧索孤寂之感,而"朝日乍舒卷" 则表现出时间流逝与心境变化的无常。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在离别中的孤独与哀伤。

收录诗词(202)

鲍照(南北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 字:明远
  • 生卒年:约415年~466年

相关古诗词

拟古诗八首(其四)

凿井北陵隈,百丈不及泉。

生事本澜漫,何用独精坚。

幼壮重寸阴,衰暮反轻年。

放驾息朝歌,提爵止中山。

日夕登城隅,周回视洛川。

街衢积冻草,城郭宿寒烟。

繁华悉何在,宫阙久崩填。

空谤齐景非,徒称夷叔贤。

形式: 古风

拟古诗八首(其三)

幽并重骑射,少年好驰逐。

毡带佩双鞬,象弧插雕服。

兽肥春草短,飞鞚越平陆。

朝游雁门上,暮还楼烦宿。

石梁有馀劲,惊雀无全目。

汉虏方未和,边城屡翻覆。

留我一白羽,将以分虎竹。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拟古诗八首(其五)

伊昔不治业,倦游观五都。

海岱饶壮士,蒙泗多宿儒。

结发起跃马,垂白对讲书。

呼我升上席,陈觯发瓢壶。

管仲死已久,墓在西北隅。

后面崔嵬者,桓公旧冢庐。

君来诚既晚,不睹崇明初。

玉琬徒见传,交友义渐疏。

形式: 古风

拟古诗八首(其七)

河畔草未黄,胡雁已矫翼。

秋蛩挟户吟,寒妇成夜织。

去岁征人还,流传旧相识。

闻君上陇时,东望久叹息。

宿昔改衣带,旦暮异容色。

念此忧如何,夜长忧向多。

明镜尘匣中,宝瑟生网罗。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