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七日被命上会稽沿途所历拙于省记为韵语以记之舟中马上随得随书不复叙次(其一)

篾帆松艇趁潮生,隔岸平畴唤得应。

上到渡头失欢喜,泥行十里是西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蒸]韵

翻译

用竹蔑制成的船帆随着潮水升起,
对岸平坦的田野上传来回应的声音。

注释

篾帆:用竹片编织的船帆。
松艇:轻便的竹制小舟。
趁潮生:趁着涨潮时出发。
隔岸:对面的岸边。
平畴:平坦的田地。
唤得应:能听到回应声。
上到:到达。
渡头:渡口。
失欢喜:失去喜悦的心情。
泥行:在泥泞的路上行走。
十里:十里的路程。
是西兴:这是去往西兴。

鉴赏

这首诗描绘的是诗人魏了翁在八月七日奉命前往会稽途中乘船的经历。他乘坐着竹蔑制成的帆船,随着潮水起航,能听到岸上平坦田野间的呼唤,心中充满期待。然而,当船行驶到渡口时,诗人并未如预期般欣喜,反而感到有些失落。接下来,他踏上泥泞的道路,步行十里的路程,直到抵达西兴。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途中的寻常景色和诗人微妙的情感变化,富有生活气息。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八月七日被命上会稽沿途所历拙于省记为韵语以记之舟中马上随得随书不复叙次(其二)

紫帏青伞杂旗旌,乌帽银挝从鼓钲。

导哄略如州别驾,无人知是汉庭卿。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八月七日被命上会稽沿途所历拙于省记为韵语以记之舟中马上随得随书不复叙次(其十八)

微之曾谪会稽居,州宅诗联画不如。

绕阁烟岚新雨后,满山楼阁上灯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八月七日被命上会稽沿途所历拙于省记为韵语以记之舟中马上随得随书不复叙次(其十三)

海邦气候异中州,襆被来时八月秋。

满枕松声眠月露,夜深仍与被为仇。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八月七日被命上会稽沿途所历拙于省记为韵语以记之舟中马上随得随书不复叙次(其十)

周官虽有墓为尸,细考元非墓祭仪。

九十年閒雠未复,陵■杂用最堪悲。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