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廉使奉御赞

幅巾椹衣,杳然深靖。坐藓石床,横玉麈柄。

松声度曲,笑作风听。是故有琴,弦索不整。

人徒见其神和气平,颓然委顺。

至于垂绅正笏,守法奉命。

则活人之色严毅劲正,特不受富贵所吞,而有山林之韵。

究其心胸,山包海容。表里不隔,八窗玲珑。

盖游戏人间之出世,扶持洞上之宗风者也。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由宋代高僧释德洪所作,名为《韩廉使奉御赞》。诗中描绘了一位韩姓廉使的形象,通过生动的笔触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气质与内心世界。

首句“幅巾椹衣,杳然深靖”描绘了韩廉使的外在形象,他头戴宽大的布巾,身穿深色的粗布衣服,远离尘嚣,显得深沉而宁静。接着,“坐藓石床,横玉麈柄”进一步刻画了他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坐在长满青苔的石头床上,手中横握着一根洁白如玉的拂尘,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

“松声度曲,笑作风听”两句,以自然界的松涛声与风声为背景,韩廉使似乎在其中找到了乐趣,他的笑声仿佛与自然融为一体,展现出一种与世无争的平和心境。接下来,“是故有琴,弦索不整”暗示了韩廉使不仅与自然和谐共处,还懂得欣赏音乐之美,但他的琴音并不追求技巧的完美,而是更注重心灵的共鸣。

“人徒见其神和气平,颓然委顺”描述了外界对韩廉使的印象,人们只看到他神态和气平和,随遇而安,却未深入了解其内心世界。然而,“至于垂绅正笏,守法奉命”则揭示了韩廉使在正式场合的另一面,他严肃庄重,遵守法度,履行职责,这种态度体现了他对权力与责任的尊重。

最后,“则活人之色严毅劲正,特不受富贵所吞,而有山林之韵”强调了韩廉使虽身处高位,却不被富贵所迷惑,保持着内心的纯净与淡泊,如同山林间清新的空气,给人以清新脱俗的感觉。“究其心胸,山包海容”表达了韩廉使胸怀广阔,包容万物,无论是面对自然还是社会,都能保持平和与宽容的态度。“表里不隔,八窗玲珑”则形容他内外一致,犹如窗户通透,没有任何隔阂,展现出一种真实而纯粹的人格魅力。

整首诗通过对韩廉使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其超凡脱俗的境界,以及他在不同情境下展现出的多样性格特点,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于理想人格的追求与赞美。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毛季子赞

季子逸群,矫难控御。迹寄黄尘,名在紫府。

观此风鉴,无以为喻。

但见其清却梅林之风,秀等兰丛之露。

妙文章之吐凤,视功名其破釜。

我欲醉袖之旁,更画凌波之女。

使其他日归道山,渡弱水,而骖风驭。

形式: 古风

曾逢原待制真赞

冠冕道德,被服文武。所临有声,最宜荆楚。

果于去恶,发奸破柱。为国金汤,折冲尊俎。

广平南海,乖崖西蜀。如雪中春,和而严肃。

名闻乳儿,威被草木。能作丰年,茂我百谷。

笔下烟云,胸次丘壑。风流馀韵,与世酬酢。

至于谈禅,气压诸衲。戏以法界,玩于掌握。

补衮之线,调鼎之手。笑而不言,置之怀袖。

咨尔邦民,再拜稽首。潭非久留,归相明后。

形式:

梦蝶居士赞二首(其一)

俯看人世,一沤起灭。失脚来游,梦入蚁穴。

前身后身,独临两境。左右见之,不杂其影。

眉目秀发,嫩木含春。风度凝远,霁月洗云。

叶屋花房,玉堂金宇。我视睨睨,渠方栩栩。

形式:

梦蝶居士赞二首(其二)

余观此老,神光浑圆,道骨粹刚。

唾零功名,眼盖侯王。何为须发沧浪,被此朝章乎。

岂非如茅容杀鸡,毛义捧檄。

但欲致慈母之一笑,安知有佳客之在旁也。

所以袖补天之妙手,秘医国之奇方。

独游戏于富贵,如蝶栖宿于花房。

占百年之闲适,寄一梦于幽香。

千花百卉,金马玉堂。

丽风日之醇酽,遍雨露之恩光。

遥增击而栩栩,亦何异一丘一壑之相羊耶。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