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蝶居士赞二首(其二)

余观此老,神光浑圆,道骨粹刚。

唾零功名,眼盖侯王。何为须发沧浪,被此朝章乎。

岂非如茅容杀鸡,毛义捧檄。

但欲致慈母之一笑,安知有佳客之在旁也。

所以袖补天之妙手,秘医国之奇方。

独游戏于富贵,如蝶栖宿于花房。

占百年之闲适,寄一梦于幽香。

千花百卉,金马玉堂。

丽风日之醇酽,遍雨露之恩光。

遥增击而栩栩,亦何异一丘一壑之相羊耶。

形式:

鉴赏

此诗赞美了一位名为“梦蝶居士”的人物,描绘其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高洁品性。诗中以“神光浑圆,道骨粹刚”形容其精神气质,以“唾零功名,眼盖侯王”表达其对功名利禄的不屑与超越。通过“茅容杀鸡,毛义捧檄”的典故,进一步强调了梦蝶居士虽身处富贵,却能保持内心的平和与清净。

诗中还提到梦蝶居士拥有“袖补天之妙手,秘医国之奇方”,暗示其不仅在精神层面超凡脱俗,在实际生活中也具备非凡的才能与智慧。同时,将他比作“蝶栖宿于花房”,形象地描绘出其在繁华世界中的淡然自处,如同蝴蝶在花间悠然栖息。

最后,诗人通过“占百年之闲适,寄一梦于幽香”表达了梦蝶居士追求的是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宁静与自由,仿佛在梦中寻觅到一片幽静之地。诗中还提到“千花百卉,金马玉堂。丽风日之醇酽,遍雨露之恩光”,描绘出梦蝶居士所处环境的美好与和谐,以及他对自然与美好事物的深深热爱与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梦蝶居士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其超凡脱俗、淡泊名利、追求内心平静与和谐生活的高尚情操,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其人格魅力的赞美与向往。

收录诗词(1809)

释德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年十四,父母双亡,依三峰靘禅师为童子。试经於东京天王寺,冒惠洪名得度为僧。四年后南归,依真净禅师於庐山归宗寺,随真净迁洪州石门。二十九岁始,游方东吴、衡山、金陵等地,住金陵清凉寺。冒名剃度事发,入狱一年,勒令返俗。后至东京,入丞相张商英、枢密郭天信门下,再得度,赐名宝觉圆明禅师。徽宗政和元年(1111),张、郭贬黜,亦受牵连,发配朱崖军(今海南三亚)。三年,得释。四年,返筠州,馆於荷塘寺。后又被诬以张怀素党系南昌狱百馀日,遇赦,归湘上南台。高宗建炎二年卒,年五十八

  • 生卒年:1089

相关古诗词

潘延之赞

毗卢无生之藏,震旦有道之器。

谈妙义借身为舌,擎大千以手为地。

机锋不减庞蕴,而解文字禅。

行藏大类孺子,而值休明世。

舒王强之而不可,神考致之而不起。

此天下士大夫所共闻,然公岂止于是而已乎。

形式: 古风

郤子中赞

师黄叔度以筑太平之基,追韩退之以策翰墨之勋。

故语妙如其浑厚,论高如其精神。

超然挺特,华裾逸群。

富贵之气已如透花之春色,功名之志又如欲雨之层云。

秃巾折角,置之岩石亦不以为屈。

长剑拄颐,图之凌烟亦不以为伸。

盖虚以阅世,不可得而疏亲也耶。

形式: 古风

李运使赞

风度凝远,和气如春。绿发授道,精敏绝伦。

名冠缙绅,挺然忠义。知国知兵,如唐陆贽。

顷者天府,奉使江南。昼锦之荣,父老聚观。

顿节西州,盗发江浙。提师百万,荡其窟穴。

凯旋而还,口不言功。但欲使民,生于死中。

重临南楚,化行郡邑。如春在花,不见痕迹。

恢躁坦夷,易亲难忘。视其胸次,山包海藏。

宜宿玉堂,宜在黄阁。跬步可待,昂霄耸壑。

长沙之民,自怀其私。龛此画像,饮食必祠。

形式: 四言诗

简缘居士赞

言似简缘公,法身有比并。

不似简缘公,法身有少剩。

平生赤吉历,两眼光迥迥。

舍得大士打门椎,掣肘归去叫不应。

开个铺席在街头,有药只解医禅病。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