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二十四首(其四)

虎憎鸡嘴,闻者畏之。

后人衡鉴不高,唤作二俱弄险。

形式: 偈颂

翻译

老虎厌恶鸡嘴的形状,听到这个就感到害怕。
后世的人评价不高,称这种行为为双方面都冒险。

注释

虎:老虎。
憎:厌恶。
鸡嘴:像鸡嘴一样的形状(可能指某种奇特或不寻常的事物)。
闻者:听到这个消息的人。
畏:害怕。
后人:后代或者后世的人。
衡鉴:评价或衡量。
不高:不被高度评价。
唤作:称为。
二俱:两者都。
弄险:冒险行为。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愚所作的偈颂,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某些行为的批评。"虎憎鸡嘴"形象地比喻了老虎厌恶鸡嘴的微小却尖锐,暗示了强势一方对弱小者的不屑和警惕。"闻者畏之"则揭示了这种力量对比带来的恐惧感。接下来的"后人衡鉴不高",意指后世的人评价这种行为时眼光不够公正,未能充分认识到其中的风险和不妥。最后一句"唤作二俱弄险"直接点出这种行为被视为冒险和不智,批评了人们对于危险边缘试探的轻率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深刻,通过日常动物间的对比,揭示了权力与弱势、谨慎与冒险之间的微妙关系,具有一定的警示意义。

收录诗词(545)

释智愚(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 号:虚堂
  • 籍贯:四明象山(今属浙江)
  • 生卒年:1185年—1269年

相关古诗词

偈颂二十四首(其三)

鸡足峰前,黄梅渡口,逗到冷泉几掣肘。

若谓凌霄非正传,毕竟衣法属谁手。

野犴鸣,狮子吼,虚空昨夜翻筋斗。

形式: 偈颂 押[有]韵

偈颂二十四首(其二)

同门出入,未尝谩你。

诸人苟或粉饰太过,山僧只得掩耳。

形式: 偈颂 押[纸]韵

偈颂二十四首(其一)

约束万象,耸动人天。

风云会合,来自日边,纵饶海口亦难宣。

形式: 偈颂 押[先]韵

偈颂十三首(其十二)

十万里水云踪迹,七百年西竺陈人。

眼睛乌律卒,面子黑鳞皴。传衣付法,惹起埃尘。

如今红紫乱朱纷然而出,岂止乎少林五叶一花之春。

斯临远讳,荐此溪蘋,万古千秋累子孙。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