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约束万象,耸动人天。
风云会合,来自日边,纵饶海口亦难宣。
这首诗以简洁有力的语言,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现象的深刻洞察和独特理解。"约束万象"四字,表达了天地间万物皆受规律制约之意,显示出作者对宇宙秩序的敬畏。"耸动人天"则描绘了这些自然力量的震撼力,直指人心。
"风云会合,来自日边"形象地描述了风云汇聚的壮丽景象,暗示着力量的源头似乎源自太阳,象征着光明与活力。"纵饶海口亦难宣"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力量的强大,即使在海之口也无法完全表达或阻挡,寓意着自然之力超越人力的无尽。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禅宗的视角,将自然现象与人生哲理相结合,寓含深意,富有启发性。诗人通过对风云的描绘,引导读者思考自然法则与个人心境的关系,体现了宋代禅宗诗的特色。
不详
俗姓陈。16岁依近邑的普明寺僧师蕴出家。宝祐四年(1256年),在灵隐寺鹫峰庵受请入住庆元府阿育王山利寺。景定元年(1260年),入住柏岩慧照寺。五年(1264年),受诏住临安府净慈报恩寺。宋度宗咸淳元年(1265年),迁径山兴圣万寿寺。五年(1269年),卒,年八十五。为运庵禅师法嗣
十万里水云踪迹,七百年西竺陈人。
眼睛乌律卒,面子黑鳞皴。传衣付法,惹起埃尘。
如今红紫乱朱纷然而出,岂止乎少林五叶一花之春。
斯临远讳,荐此溪蘋,万古千秋累子孙。
远之莫及故曰短,踪之不即故曰蓬。
波波浪浪,西西东东。
直钩已挂双峨碧,一桡香散芦花风。
我本无心有所希求,今此宝藏自然而至。
二林小众,枯枯燥燥,鹤望多时。
珊瑚枕,明月珠,从便采取,只是不得触讳。
葱岭不见宋云,全身岂在熊耳。
石火电光殊莫拟,双梼堂上再相逢。
究竟何曾缺两齿,雪际传心,筛灰厌鬼,后代儿孙谁来。
你粗羹淡饭当殷勤,四海香风从此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