煌煌京洛行

紫极开天门,庆云丽皇居。

卜郊定九鼎,悬阙观宝书。

德泽浸无疆,风俗返华胥。

冠盖百万家,车马十二衢。

轻肥耀朝日,富庶极中区。

游侠信陵后,节义大梁馀。

顾盼生光辉,吹拂动萎枯。

贵贱且贸迁,高陵忽为墟。

变化若有神,升沉岂尝拘。

咄嗟邹鲁士,何用空踌躇。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煌煌京洛行》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描绘了北宋都城洛阳的繁华景象与深刻的人情世态。

诗的开头“紫极开天门,庆云丽皇居”,以壮丽的景象开篇,象征着帝王的威严与神圣,同时也预示着京城的繁荣与辉煌。“卜郊定九鼎,悬阙观宝书”则进一步描绘了朝廷的庄严与权威,九鼎象征着国家的稳定与统一,宝书则是知识与文化的象征。

接下来,“德泽浸无疆,风俗返华胥”赞美了皇帝的仁德与治国之功,使得百姓生活富足,社会风气淳朴,如同古代的理想社会华胥国一般。接着,“冠盖百万家,车马十二衢”描绘了京城的繁华与人口众多,车水马龙,热闹非凡。

“轻肥耀朝日,富庶极中区”则展示了京城的经济繁荣,人们生活富足,衣食无忧。而“游侠信陵后,节义大梁馀”则提到了信陵君和大梁的英雄事迹,暗示了京城中仍存有豪侠之气与忠义精神。

“顾盼生光辉,吹拂动萎枯”则表达了京城中人才济济,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平民百姓,都能在自己的领域发光发热,影响周围的人。最后,“贵贱且贸迁,高陵忽为墟”揭示了人生的无常与变化,无论地位高低,都有可能经历从高峰到低谷的变化。

“变化若有神,升沉岂尝拘”则表达了对人生变迁的深刻理解,认为这些变化仿佛有神灵在操控,人无法完全控制自己的命运。最后,“咄嗟邹鲁士,何用空踌躇”则是对那些在儒家文化熏陶下的士人的劝告,鼓励他们不必过于忧虑,应该积极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变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北宋都城洛阳的繁华景象与深刻的人情世态,展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观察与思考,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寄贡甫时随侍入蜀

曩别百里近,愁心乱清秋。

今别百里遥,秋色萦远愁。

我飞乏羽翰,我居怅淹留。

忽如辕下马,局足难自谋。

古人有先觉,不愿往诸侯。

我乃今知之,曰归邈无由。

朝吟南陵篇,暮弦梁山讴。

离魂如明月,昔昔西南流。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戴村

羁旅淹岁改,江皋属春早。

幽村屡独往,胜事时默讨。

深竹尚残雪,阳崖已芳草。

茅茨忽连接,邻里自相保。

人犹安道族,景是山阴道。

徘徊问耆旧,或遇栖真老。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种瓜瓠

吾生拙用大,江海思远适。

岂独为瓠瓜,长系取不食。

漆园有遗意,放荡豁心臆。

树此无何乡,近身见多益。

五日拙一旬,十日成百尺。

累蔓更相引,甘实行可摘。

因之浮汗漫,去矣笑局蹐。

从我其谁与,由也不可得。

形式: 古风

简深甫

与君一城居,其实跬步间。

慊慊不相从,十日俄忽然。

一城岂为远,十日岂为短。

客子局人事,心与迹相反。

而况各异乡,茫茫隔山陂。

岁时若奔车,过去谁复推。

伊昔厌幽独,愿子东西邻。

虽邻尚不觌,何似南北人。

人间实如此,千别能一会。

兴来即上马,埽塌聊相对。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