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琴台

陟登千仞冈,超然坐琴台。

长倚青琅玕,举手望蓬莱。

不见瑶台月,但见青鸟来。

弱水几清浅,念之令人哀。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鉴赏

这首明代湛若水的《登琴台》描绘了诗人登高远眺的景象。他站在千仞高的山冈上,超脱尘世,在琴台上悠然独坐。青琅玕,这里指青翠的玉石,诗人长久地倚靠其上,目光投向远方的蓬莱仙境。然而,他并未看见传说中的瑶池明月,只有青鸟飞来,增添了神秘色彩。

诗人感叹眼前所见的弱水虽然清澈,却似乎深不可测,这引发了他对远方仙境的深深思念,同时也流露出淡淡的哀愁。整体而言,此诗以景寓情,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向往与现实之间的落差,以及由此产生的淡淡哀思。

收录诗词(1594)

湛若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 字:元明
  • 号:甘泉
  • 籍贯:广东增城
  • 生卒年:1466—1560

相关古诗词

自天竺过灵隐

已辞鄂王宫,迢递入天竺。

鸟道烟萝深,履声落空谷。

一溪度飞来,泠泠更幽独。

无为独木桥,于此巢云竹。

形式: 古风 押[屋]韵

钱塘观潮

乘月步层台,独立倚长塔。

逍遥望东海,天地归吐纳。

夜潮殷如雷,涛头雪山立。

病骨怯虚寒,四月欺缊纳。

形式: 古风

过塘江将访大冢宰王先生有怀阳明

迢迢涉江去,江介生凄风。

涉之将奚为,南湖采芙蓉。

美人在远道,我心忧忡忡。

登山足夔魅,蹈海多鱼龙。

俯仰天地内,去子谁予从。

形式: 古风

访阳明洞天

道经蓬莱馆,溪穷到阳明。

下看东南峰,苍苍入青冥。

不诣此真境,焉知匪虚名。

踧踖步岩石,山高岂无灵。

子乔不可见,伫立魂屏营。

草木若有识,欣欣向予荣。

采之欲谁寄,岁晏难为情。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