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见和复次韵

官曹苦鲜悰,簿领纷然积。

不有同心人,窘然坐拘迫。

泠泠朱丝弦,韵写秋泉滴。

早朝行连裾,暮衙语对席。

新诗每见投,古淡似张籍。

推诚两相予,心肺无间隔。

君如千丈松,独立万仞壁。

而我独何为,一旦为旧识。

尚有少堪疑,扬雄太岑寂。

形式: 古风

鉴赏

此诗《韩见和复次韵》由明代诗人王鏊所作。诗中描绘了官场生活的单调与束缚,以及与友人韩见和之间的深厚情谊。

首句“官曹苦鲜悰,簿领纷然积。”点出官场的枯燥乏味,堆积如山的文书让人感到压抑。接着“不有同心人,窘然坐拘迫。”表达了在这样的环境中,没有知心朋友的陪伴,会感到格外的困顿与束缚。

“泠泠朱丝弦,韵写秋泉滴。”以音乐的美妙比喻内心的孤独与寂寞,如同秋日泉水的清脆声,虽美却难以排遣。接下来“早朝行连裾,暮衙语对席。”描述了日常的官场生活,早晨与同事并肩前行,傍晚则相对而坐,交流工作。

“新诗每见投,古淡似张籍。”说明韩见和经常寄来新诗,其风格古朴淡雅,仿佛唐代诗人张籍的作品。这不仅展现了两人之间文学上的共鸣,也暗示了他们深厚的友谊。

“推诚两相予,心肺无间隔。”表明两人以诚相待,心灵相通,没有任何隔阂。接着“君如千丈松,独立万仞壁。”将韩见和比作坚韧挺拔的松树,独自屹立于高耸的峭壁之上,象征其独立不群的品格。

“而我独何为,一旦为旧识。”诗人自问为何会与韩见和成为旧识,表达了对这段友谊的珍视。最后“尚有少堪疑,扬雄太岑寂。”提到扬雄(西汉文学家)过于孤寂,暗示自己对韩见和的友谊有所保留,可能暗含对韩见和性格或行为的某些疑问或担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官场生活的无奈与束缚,以及与友人之间真挚情感的珍贵。诗中既有对友情的赞美,也有对人性复杂性的反思,体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与情感。

收录诗词(859)

王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字:济之
  • 号:守溪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50—1524

相关古诗词

次韵玉汝五老会

三三两两坐成行,忘却燕南是异乡。

福德正临吴分野,风流殊异晋高阳。

丹心旧许同忧国,清话时闻一哄堂。

俨若庐山山上见,不才深愧接馀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沈世隆

文思殿上奎章丽,尚爱先朝旧草麻。

世俗总传元祐脚,诏书亲访隐侯家。

魏公老去犹传笏,石庆归来少驻车。

起草明光人所羡,凤池三世一行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癸亥岁二月八日看牲

元戎小队夜分曹,漠漠轻寒上绣袍。

十里火城人散乱,一天风月鬓萧骚。

琳宫转觉行来熟,茧栗如从看后高。

中使留门更漏滴,我行虽数敢辞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游功德寺

河畔南辕忽改西,人家两两傍山低。

云归远岫昏初敛,春入平原绿未齐。

钟动招提迎老衲,纸飞荒冢哭孤嫠。

凭谁乞与龙亭水,化作东郊雨一犁。

形式: 七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