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其二)

辟瘟细细爇灵丹,坐倚寒檠向夜阑。

腊意亦知人恋岁,为留残雪隔年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除夕之夜文徵明先生在室内焚香驱邪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他对新年的期待与对旧岁的眷恋。

首句“辟瘟细细爇灵丹”,以“辟瘟”二字点明了诗的主题,即驱除病疫,祈求健康。文徵明先生在除夕之夜,细心地点燃了灵丹,这不仅是为了驱除外界的不祥之气,更是寄托了他对于新年健康平安的美好愿望。

次句“坐倚寒檠向夜阑”,描述了诗人静坐于寒灯之下,直至夜深人静的场景。这里的“寒檠”指的是寒冷的油灯,它不仅照亮了夜晚,也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坚守。通过这一细节,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新年的期盼。

第三句“腊意亦知人恋岁”,表达了诗人对旧年的深深眷恋之情。腊月是辞旧迎新的时节,诗人通过这句话,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季节更替与人类的情感体验联系起来,暗示了人们对过去一年生活的怀念和不舍。

最后一句“为留残雪隔年看”,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希望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还能看到去年冬天残留的雪花,这既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也是对未来充满期待的一种表达。通过这一景象,诗人寄托了对新一年生活充满希望与美好的憧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文徵明先生在除夕之夜对健康、时间流逝、旧岁眷恋以及对新年美好期待的复杂情感,是一首富有深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820)

文徵明(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壁(或作璧)。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 字:徵明
  • 籍贯:因先世衡山
  • 生卒年: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相关古诗词

题王侍御敬止所藏仲穆马图

荦荦才情与世疏,等閒零落傍江湖。

不应泛驾终难用,閒看王孙骏马图。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洞庭东山诗七首(其一)太湖

沙渚依依云不动,风烟漠漠鸟飞回。

横空暝色翻波去,绝岛秋声绕树来。

今古奔腾疑地尽,东南伟丽自天开。

眼中浩荡扁舟在,欲唤鸱夷酹一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洞庭东山诗七首(其二)百街岭

遥街百磴转嵚嵜,落日扶舆下岭迟。

与树蔽亏湖冉冉,因山高下屋累累。

俭勤成俗从知富,灵秀钟人信有奇。

十载一行殊恨晚,分金不见橘黄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洞庭东山诗七首(其三)宿静观楼

抱被何缘三宿恋,烧灯一笑两人俱。

秋山破梦风生树,夜水明楼月在湖。

尽占物华知地胜,时闻人语觉村孤。

不烦诗句追清赏,太史楣间记是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