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其三)

万法何殊心何异,何劳更用寻经义。

心王本自绝多知,智者只明无学地。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的契此禅师所作,名为《歌》之第三首。契此禅师,又名布袋和尚,以其幽默风趣、智慧超群而著称。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传达了深刻的禅理。

“万法何殊心何异”,开篇即点出万物与人心的本质相通,世间的一切现象(万法)与人的内心世界(心)并无二致,都在体现着同一真理。这里的“殊”和“异”并非指差异,而是强调了共通性,即万物与人心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何劳更用寻经义”,接着指出,既然万物与人心的本质相通,那么探究经典的意义也就显得多余。禅宗讲究直觉与体验,认为直接体悟真理比依赖文字解释更为重要。这里表达了对传统教条主义的批判,提倡直接体验和领悟。

“心王本自绝多知”,进一步阐述了心的本性,认为心本身并不需要过多的知识或理解,它自有一种超越知识的智慧。这与儒家的“致良知”、道家的“无为而治”有异曲同工之妙,都强调了内在的直觉和自然的状态。

“智者只明无学地”,最后点明,真正的智慧者并不追求知识的积累,而是能够洞察到无需学习的真理之地。这里的“无学地”可以理解为一种超越知识、经验限制的境界,强调了直接体验和内在觉知的重要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深刻揭示了禅宗的核心思想——万物与人心的统一,以及直接体验和内在智慧的重要性,是对传统知识追求的一种超越,体现了契此禅师独特的智慧和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22)

契此(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歌(其四)

非凡非圣复若乎,不强分别圣情孤。

无价心珠本圆净,凡是异相妄空呼。

形式: 古风 押[虞]韵

歌(其五)

人能弘道道分明,无量清高称道情。

携锡若登故国路,莫愁诸处不闻声。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一砵千家饭,孤身万里游。

青目睹人少,问路白云头。

形式: 偈颂 押[尤]韵

偈(其一)

是非憎爱世偏多,子细思量奈我何。

宽却肚肠须忍辱,豁开心地任从他。

若逢知己须依分,纵遇冤家也共和。

若能了此心头事,自然证得六波罗。

形式: 偈颂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