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之方中

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揆之以日,作于楚室。树之榛栗,椅桐梓漆,爰伐琴瑟。

升彼虚矣,以望楚矣。望楚与堂,景山与京。降观于桑,卜云其吉,终焉允臧。

灵雨既零,命彼倌人。星言夙驾,说于桑田。匪直也人,秉心塞渊。騋牝三千。

形式: 四言诗

翻译

定星十月照空中,楚丘动土筑新宫。度量日影测方向,楚丘造房正开工。栽种榛树和栗树,还有梓漆与椅桐。成材伐作琴瑟用。
登临漕邑废墟上,把那楚丘来眺望。望了楚丘望堂邑,测量山陵与高冈。走下田地看农桑。求神占卜显吉兆,结果必然很安康。
好雨夜间下已停,吩咐驾车小倌人。天睛早早把车赶,歇在桑田劝农耕。他是正直有为人,内心充实又深沉。良马三千多如云。

注释

定:定星,又叫营室星。
十月之交,定星昏中而正,宜定方位,造宫室。
于:古声与为通,作为之意。
楚:楚丘,地名,在今河南滑县东、濮阳西。
揆:测度。
日:日影。
榛、栗、椅、桐、梓、漆:皆木名。
椅,山桐子。
虚:一说故城,一说大丘,同“墟”。
堂:楚丘旁邑。
景山:大山。
京:高丘。
臧:好,善。
灵:善。
零:落雨。
倌:驾车小臣。
星言:晴焉。
夙:早上。
说,通“税”,歇息。
匪:犹“彼”。
直:特也。
秉心:用心、操心。
塞渊:踏实深远。
騋:七尺以上的马。
牝(音聘):母马。
三千:约数,表示众多。

鉴赏

这首诗选自《诗经·小雅·楚宫》,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作品。从诗的内容来看,描述的是一种仪式或庆典的情景,其中“定之方中”和“揆之以日”表明了一个对时间与空间精确测量的场合。这可能是一个重要的礼仪活动,如祭祀、婚礼或者其他需要严格按照传统规范进行的仪式。

诗中的“树之榛栗,椅桐梓漆”描绘了一种准备工作,其中包括了修剪树枝和制作乐器琴瑟。接下来的“升彼虚矣,以望楚矣”则是对所在位置的仰视与观赏,可能是在一个高台或者楼阁上眺望楚地的风光。

随后的“望楚与堂,景山与京”进一步展现了这种从高处远望的情形,诗人通过这样的方式表达了对周围自然环境和建筑物的观察和感受。之后,“降观于桑”可能是在仪式结束后,对农事的关注或是对未来收成的祈愿。

“卜云其吉,终然允臧”则展示了一种占卜行为,以求得吉祥的兆象。而在“灵雨既零,命彼倌人”中,可以看出一种命令或者指示给予执行者的情景,这可能与之前的仪式或庆典活动有关。

最后,“星言夙驾,说于桑田”描绘了一种早晨启程的情形,而“匪直也人,秉心塞渊,騋牝三千”则表达了诗人对某一事物的敬畏之情,以及其广博无边的内涵。

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景描写和仪式活动的叙述,展现出古代中国人民对于时间、空间、自然环境以及社会活动的认知与感受。

收录诗词(305)

诗经(先秦)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螮蝀

蝃蝀在东,莫之敢指。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

朝隮于西,崇朝其雨。女子有行,远兄弟父母。

乃如之人也,怀婚姻也。大无信也,不知命也!

形式: 四言诗

相鼠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形式: 四言诗

干旄

孑孑干旄,在浚之郊。素丝纰之,良马四之。彼姝者子,何以畀之?

孑孑干旟,在浚之都。素丝组之,良马五之。彼姝者子,何以予之?

孑孑干旌,在浚之城。素丝祝之,良马六之。彼姝者子,何以告之?

形式: 四言诗

载驰

载驰载驱,归唁卫侯。驱马悠悠,言至于漕。大夫跋涉,我心则忧。

既不我嘉,不能旋反。视尔不臧,我思不远。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尔不臧,我思不閟。

陟彼阿丘,言采其蝱。女子善怀,亦各有行。许人尤之,众稚且狂。

我行其野,芃芃其麦。控于大邦,谁因谁极?大夫君子,无我有尤。百尔所思,不如我所之。

形式: 四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