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晴对月

云扫鱼鳞静,天开桂魄清。

梨花鉴中色,杜宇昼时声。

寥落将寒食,羁离念故京。

都无惜春意,樽酒为谁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云层像扫过鱼鳞般宁静,天空展现出明亮如桂花般的清辉。
梨花的色泽在水中映照,杜鹃鸟白天的鸣叫声回荡。
清明时节临近,孤独离散的人思念故乡。
完全没有珍惜春天的心绪,酒杯空对,无人共饮。

注释

云扫:比喻云层移动后天空变得清澈。
鱼鳞:形容云层排列整齐。
桂魄:月亮的别称,这里指明亮的月光。
梨花:白色花朵,象征纯洁。
杜宇:杜鹃鸟,叫声凄凉。
寥落:冷清、孤单。
寒食:中国传统节日,清明前一天或后一天,禁烟火。
羁离:漂泊、分离。
故京:故乡、旧都。
惜春:珍惜春天。
樽酒:古代盛酒的器皿,此处代指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晴朗夜晚的景象,诗人通过对月欣赏,表达了内心的情感。"云扫鱼鳞静"写出了天空如洗,云层散去后的宁静,"天开桂魄清"则以月亮比喻明亮清澈,如同桂花般的光辉洒落人间。"梨花鉴中色"借梨花的洁白映照在月光下,增添了清冷之美,"杜宇昼时声"则暗示了季节更迭,白天仍有杜鹃鸟的啼鸣。

诗人身处异乡,"寥落将寒食"点出时近清明,气候转凉,更添孤寂之感。"羁离念故京"直接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最后,诗人感慨"都无惜春意,樽酒为谁倾",流露出无人共赏春光,只能独自饮酒消愁的落寞情绪。

整首诗以景寓情,语言简洁,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春夜思乡的孤独心境。

收录诗词(2914)

梅尧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1002~1060

相关古诗词

昭亭潭上别

行舟晚解去,亲戚各还家。

泪落正湿衣,肠翻如转车。

借是昭亭水,相随亦有涯。

予今游宦意,曾不学匏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麻]韵

昭亭潭上别弟

从来潭上别,先赛故山祠。

却入舟中饮,无令盏尽迟。

须拚一日醉,便作数年期。

落日马嘶急,岸傍人散时。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昭信淮上

清淮渺然去,白浪势如奔。

同发已先远,独行将向昏。

洲长宁辨路,夜泊偶依村。

灯火稍觉乱,应闻人语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元]韵

昼寝

尝闻晋高士,时偃北窗风。

及尔寂无虑,始知机尽空。

便便嘲已解,栩栩梦何穷。

一寤复一寐,百年消此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