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行舟晚解去,亲戚各还家。
泪落正湿衣,肠翻如转车。
借是昭亭水,相随亦有涯。
予今游宦意,曾不学匏瓜。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乘舟晚归,与亲人分别的场景。"行舟晚解去"写出了船在傍晚时分启程,暗示着离别时刻的来临。"亲戚各还家"表达了亲人们各自返回自己的家,画面中弥漫着离别的伤感。"泪落正湿衣,肠翻如转车"运用生动的比喻,泪水打湿了衣裳,内心的情感翻涌如同车轮般无法停止,展现了诗人极度的悲痛之情。
"借是昭亭水,相随亦有涯"进一步表达了对陪伴的依恋,即使昭亭之水也无法抚慰无尽的离愁。最后两句"予今游宦意,曾不学匏瓜"则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意识到自己在外为官漂泊,已经失去了像匏瓜那样安居一隅的愿望,流露出对安定生活的渴望和对亲情的深深怀念。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离别之际的痛苦和对家庭温暖的向往,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不详
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
从来潭上别,先赛故山祠。
却入舟中饮,无令盏尽迟。
须拚一日醉,便作数年期。
落日马嘶急,岸傍人散时。
清淮渺然去,白浪势如奔。
同发已先远,独行将向昏。
洲长宁辨路,夜泊偶依村。
灯火稍觉乱,应闻人语喧。
尝闻晋高士,时偃北窗风。
及尔寂无虑,始知机尽空。
便便嘲已解,栩栩梦何穷。
一寤复一寐,百年消此中。
古来多贵色,殁去定何归。
清魄不应散,艳花还所依。
红栖金谷妓,黄值洛川妃。
朱紫亦皆附,可言人世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