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高步青霄计未差,征途祇暂走尘沙。
烟波江上吟芳草,风雨城东看落花。
揽辔欲追千载士,扣门肯向五侯家。
遥知斋阁清无事,满架残书整复斜。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志存高远的行者,在征途中暂时穿越尘世的喧嚣,心系自然之美与历史之思。首联“高步青霄计未差,征途祇暂走尘沙”表达了诗人虽身处尘世,但心中怀有超越世俗的远大理想,如同攀登高峰,虽路途遥远,但目标明确。颔联“烟波江上吟芳草,风雨城东看落花”则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情赞美,无论是江畔的芳草还是城东的落花,在风雨中都显得格外生动,充满了生命的活力。
颈联“揽辔欲追千载士,扣门肯向五侯家”进一步展示了诗人的精神追求,他渴望与那些拥有千年智慧的先贤相会,同时也表达了对权贵阶层的淡然态度,不愿为了追求名利而放弃内心的自由与高尚。尾联“遥知斋阁清无事,满架残书整复斜”则描绘了诗人理想的居所——一个远离尘嚣、充满宁静与知识的斋阁,其中堆满了整理得井井有条的书籍,象征着诗人对学问的热爱与对精神世界的执着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理想、自然、学问以及内心世界的深刻思考,体现了元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精神风貌。
不详
生于元世祖至元二十年,卒年惠宗至正四年,年六十二岁。聪敏善记诵,诗文清丽。19岁诵宋儒真德秀遗书,乃致力理学研究,竭力排斥其他学说。元至治元年(1321)登进士第。授高邮县丞,主持兴筑漕渠以通运。因为官清正,被荐任国子助教,延祐间,为国子博士,六馆诸生皆以为得师。后再迁奉议大夫。以礼部郎中致仕,终于家。生平以道学自任,晚年益精于学,剖析精严
平生忤俗苦无朋,心事萧然有发僧。
作吏祇师三尺法,读书肯负十年灯。
空持璞玉嗟谁赏,误落樊笼去未能。
梦忆金华三月暮,踏云穿雨上崚嶒。
稽亭山下三天洞,忆我金华物色同。
拔地飞崖云汹涌,映空嵌穴树葱茏。
不知混沌何年凿,直恐神仙有路通。
终拟赤松归隐去,清游还堕梦魂中。
鸣驺杂遝款庭中,宴罢扶携看醉翁。
禁钥锁深秋院月,天香吹湿露华风。
终宵倚树怜吴质,何处登楼觅庾公。
挹取清光照方寸,此时分散莫匆匆。
穿云渡水百盘回,身在青红锦绣堆。
野老怪人冲雨过,牧儿疑我看花来。
山林自足平生志,州县元非健吏才。
但得翳桑无饿者,不妨归卧守蒿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