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僧披剃

尔教言无相,谁教蜕发毛。

虚名犹度牒,多事更方袍。

父认师传的,年推戒腊高。

冠巾何不可,只要断尘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翻译

你教导的话语没有固定形式,谁能教你脱去兽性呢?
空洞的名声就像度牒,繁琐的事情又增添了僧侣的职责。
父亲认可你的师承,你的年纪按戒律修行的年数计算很高。
为何不能戴上冠巾成为世俗之人?只因要断绝尘世的烦恼。

注释

尔教:你的教诲。
无相:没有固定形式。
蜕发毛:脱去兽性的毛发,比喻去除野性。
虚名:空洞的名声。
度牒:佛教中的出家证明。
多事:繁琐的事情。
方袍:僧侣的长袍。
父认师传:父亲认可的师承。
戒腊:佛教中按年数计算的修行年限。
冠巾:世俗人的帽子或头巾。
断尘劳:断绝尘世的烦恼和劳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昴英的《看僧披剃》,通过对比和反问,探讨了名与实、形式与本质之间的关系。诗中“尔教言无相,谁教蜕发毛”两句,表达了宗教或者学说不应追求外在的形式,而应该关注其内涵,"虚名犹度牒,多事更方袍"则进一步指出空有其名而缺乏实质的行为是多余和无谓的。接下来的“父认师传的,年推戒腊高”几句,通过对比世间的认知与佛教修行的严谨,以及时间的推移与精神境界的提升,强调了内在修养的重要性。最后,“冠巾何不可,只要断尘劳”则表达了只要能够超脱世俗的烦恼和束缚,无论采取何种形式,都能达到心灵的解脱。

这首诗语言简洁,意蕴深远,通过对比和反问的手法,引导读者思考名与实、形式与本质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于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

收录诗词(200)

李昴英(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秋试已近用韵勉儿辈

邺轴轮囷数世藏,乃翁曾读被龙光。

诗书有种芥拾紫,科举催人槐落黄。

学到自然名盛大,文工更要理深长。

岁当酉戌吾家旺,月府先教窦桂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美广帅赵平斋拓贡院

围棘千间手拓开,帅幢元是个中来。

前峰卓卓尖如笔,正路堂堂稳踏槐。

自此鹄袍容万士,浑然龙化出伦魁。

南州尽说明年好,依旧科名得上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送子先贤归南海

束书相伴到江西,我尚濡留子遽归。

轮角难生催别斝,刀头欲折为斑衣。

功名有分须如意,学问无穷更造微。

若到家林遇奴辈,先教拂拭钓鱼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

送广东宪陈均二首(其二)

我如越雪致狺狺,此事牵连亦到君。

久矣浮名等蛮触,付之公论定莸薰。

四知谁不推杨震,三已何曾损子文。

甚欲一行陪祖帐,万山遥隔几重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