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帘在望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黄色的酒旗招引着客人前来酣饮,远远望去但见隐隐约约的山庄。
种着菱荇的湖面是鹅儿戏水的地方,桑树榆树的枝叶正是燕子筑巢用的屋梁。
一畦畦韭菜在春风中长得翠绿,一片片稻田散溢着花粉的清香。
开明盛世再也没有饥荒和冻馁,又何用忙忙碌碌地耕织呢?

注释

帘:酒店作标志的旗帜。
招:说帘飘如招手。
荇:荇菜,水生,嫩叶可食。
畦:田园中划分成块的种植地。
书中说元春看了诗后“遂将‘浣葛山庄’改为‘稻香村’”。
但“稻香村”之名,本前宝玉所拟,当时曾遭贾政“一声断喝”斥之为“胡说”;现在一经贵妃娘娘说好,“贾政等看了,都称颂不已”。
绿,程高本作“熟”。
盛世无饥馁(něi),何须耕织忙。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作家曹雪芹所作的《杏帘在望》,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祥和的田园景象。首句“杏帘招客饮”,以杏花盛开的酒家作为引子,展现出春天的气息和热情好客的氛围。接着,“在望有山庄”暗示了远处山间的宁静村庄,令人向往。

“菱荇鹅儿水”描绘的是池塘边,鹅儿戏水,菱叶荇菜随波摇曳,画面生动活泼。而“桑榆林间燕子梁”则描绘了屋檐下燕子筑巢,桑树与榆树相映成趣,寓意着生机盎然的乡村生活。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两句,通过韭菜田的翠绿和稻花的香气,展现了丰收在望的田野景色,弥漫着浓厚的田园诗意。最后,“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赞美,人们无需为温饱忙碌,生活安逸,揭示了诗人对和谐社会的理想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优美,富有生活气息,体现了曹雪芹对于自然与人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收录诗词(90)

曹雪芹(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霑,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

  • 字:梦阮
  • 号:雪芹
  • 生卒年: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

相关古诗词

咏白海棠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

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

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咏白海棠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宜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咏白海棠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

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

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