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古四十一首(其四十一)

人巧千万端,莫逃造化巧。

三王行仁义,子孙永相保。

绵历百千载,顺理得终考。

嬴隋南北朝,窃国骋暴狡。

社稷旋荒墟,苗裔悉剪剿。

天巧必胜人,人巧何足道。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薛瑄所作,名为《拟古四十一首(其四十一)》。诗中探讨了“巧”与“造化”的关系,以及“仁义”与“暴政”的影响。

首句“人巧千万端,莫逃造化巧”,指出人的智慧和技艺虽多,却无法逃脱自然法则的制约。接着,“三王行仁义,子孙永相保”赞扬了古代三位君主通过施行仁义政策,使国家繁荣昌盛,子子孙孙得以长久地享受和平与稳定。

然而,诗人并未停留在对过去的赞美上,而是转折道:“绵历百千载,顺理得终考。”这句话意味着,尽管仁义政策能带来长久的和平,但历史的车轮仍在不断前进,总有新的挑战和考验等待着后世。

接下来,“嬴隋南北朝,窃国骋暴狡”提到了历史上的一些政权,如秦、隋以及南北朝时期,这些政权因采取暴政而迅速衰败。诗人通过这些例子,强调了“窃国”者往往以狡猾和暴力手段夺取政权,最终导致国家的荒废和人民的苦难。

最后,“社稷旋荒墟,苗裔悉剪剿”描绘了政权更迭后,国家陷入混乱,社会秩序崩溃,人民遭受残酷的压迫。而“天巧必胜人,人巧何足道”则总结了主题,指出自然法则的力量超越人类的智慧,强调顺应自然规律的重要性。

整首诗通过对比仁义与暴政、历史与现实,表达了对自然法则的敬畏以及对和谐治理的向往。

收录诗词(1331)

薛瑄(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出金陵

金陵宿雨霁,杲杲秋日明。

缪承北阙召,促装出西城。

追随冠盖集,酌别临江亭。

徘徊不能别,去住难为情。

挂席晓风发,解缆早潮生。

抗手谢送者,令人意难平。

所愿各努力,令德崇端贞。

形式: 古风

江行三首(其一)

石城上朝旭,宿雾渐已收。

大江何茫茫,柔橹泛中流。

钟阜犹在望,白云散岩幽。

两载宁无情,湖山忆同游。

佳胜邈难即,回想空悠悠。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江行三首(其二)

顺流驾长风,挂席何快哉。

青山若相送,两岸犹崔嵬。

恩召信光渥,报称知非才。

贞白有君子,宁不动中怀。

形式: 古风

江行三首(其三)

我舟既云迈,长风起层波。

天水共渺茫,云岫纷嵯峨。

石城犹在望,赤岸还经过。

远堤秋树小,水国蒹葭多。

老遂金陵游,奈此佳丽何。

北归已陈迹,江行遂成歌。

形式: 古风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