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淮阴泰山行宫庙

泰山隆隆,作镇于东。有如配林,在淮之阴。

厥庙维严,厥貌维肖。斯民奉之,是为别庙。

形式: 四言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淮阴泰山行宫庙的庄严与神圣,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庙宇的雄伟和民众对其的崇敬之情。

首先,“泰山隆隆,作镇于东”,开篇即以泰山的巍峨形象引入,赋予其镇守东方的力量感。“有如配林,在淮之阴”,进一步描述泰山如同守护淮水之阴的森林,既隐喻了泰山的庇护作用,也暗示了其与淮水的密切关系。

接着,“厥庙维严,厥貌维肖”,点明庙宇的庄严与庙中神像的逼真,强调了对神灵的敬畏之心。“斯民奉之,是为别庙”,最后两句则揭示了民众对泰山神的虔诚信仰,以及在淮阴设立分庙以供祭祀的习俗,体现了深厚的地方宗教文化。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泰山行宫庙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更深刻地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中对山神崇拜的文化传统和民众的精神寄托。

收录诗词(738)

徐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字:仲车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 生卒年:1028—1103

相关古诗词

登淮阴古城

此城不可名甘罗,淮阴侯国冤忿多。

其气郁郁而勃勃,遂令平地生嵯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爱爱歌

吴越佳人古云好,破家亡国可胜道。

昨夜閒观爱爱歌,坐中叹息无如何。

爱爱乃是娼家女,浑金璞玉埋尘土。

歌舞吴中第一人,绿发双鬟才十五。

耳闻眼见是何事,不谓其人乃如许。

操心危兮虑患深,半夜灯前泪如雨。

假如一笑得千金,不如嫁作良人妇。

桃李不为当路花,芙蓉开向秋风渚。

忽然一日逢张氏,便约终身不相弃。

山可磨兮海可枯,生唯一兮死无二。

有如樗栎丛中木,忽然化作潇湘竹。

又如黄鸟春风时,迁乔木兮出幽谷。

文君走马来成都,弄玉吹箫才几曲。

不闻马上琵琶声,却在山头望夫哭。

去年春风还满房,昨夜月明还满床。

行人一去不复返,不是江山歧路长。

前年犹惜金缕衣,去年不画深燕脂。

今年今日万事已,鲛绡翡翠看如泥。

一女二夫兮妾之所羞,不忠于所事兮其将何求。

蛾眉皓齿兮乃妾之雠,不如无生兮庶几无尤。

喓喓草虫兮趯趯阜螽,靡不有初兮鲜克有终。

鸳鸯于飞兮毕之罗之,人閒此恨兮消何时。

深山人迹不到处,病鸾敛翅巢空枝。

形式: 古风

一般花下饮一盏

一般花下饮一盏,但是花开不须拣。

乱红乱翠已迷人,犹望桃源回醉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潸]韵

题寄亭

大抵人閒同一寓,外物之来寓中寓。

主人于尔本无心,谁使之来谁使去。

来时无所增吾悦,去时谈笑亦不辍。

惟有山叟与溪翁,屋里閒云船上月。

一从古往成蹉跎,失之则憾得之歌。

不从平路从风波,或遭陷阱或网罗。

有人啮臂遗其亲,有人之楚复之秦。

侯门洒扫宁苦辛,牛衣涕泣伤贱贫。

谁人衒鬻来上书,谁人乞贷留公车。

谁人入关便弃繻,谁思躣马疾其驱。

更有隋时二隐夫,欲将林壑谋金朱。

倒行之辈尤可吁,当时自欲烹其躯。

却是扬雄所性恬,谁须名字学韦贤。

积薪可恨汲生言,不道真风任自然。

自然处者其为谁,以寄名亭如此奇。

俗人所患在失之,安知达者静者心平夷。

达者洞然无所蔽,静者泊然无所累。

无蔽无累无所营,其中主者性与诚。

登斯亭兮观斯名,人閒万事皆可平。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