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花下饮一盏

一般花下饮一盏,但是花开不须拣。

乱红乱翠已迷人,犹望桃源回醉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潸]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在繁花盛开的自然美景中饮酒的悠闲画面,充满了诗意与生活情趣。

“一般花下饮一盏”,诗人选择在一片普通的花丛之下,轻轻饮下一小杯酒,这既是一种对自然美的享受,也是一种心灵的寄托。这里的“一般”二字,暗示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之美的平凡而真挚的欣赏态度。

“但是花开不须拣”,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界的宽容与欣赏。无论是哪一种花,只要开放了,就值得欣赏,无需刻意挑选。这种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命与自然的尊重和包容。

“乱红乱翠已迷人”,描述了花海中的色彩斑斓,红绿交织,令人目不暇接,仿佛整个世界都被绚烂的花朵所包围,让人沉醉其中。这里的“乱红乱翠”不仅指颜色的丰富多样,也暗含了自然界生命力的旺盛与自由。

“犹望桃源回醉眼”,借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希望在这样的美景中找回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如同进入了一个理想中的世外桃源。这里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向往,也是对心灵深处那份纯净与和谐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和对内心世界的美好憧憬,充满了生活的情趣和哲学的思考。

收录诗词(738)

徐积(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因晚年居楚州南门外,故自号南郭翁。生于宋仁宗天圣六年,卒于徽宗崇宁二年,年七十六岁。政和六年(1116),赐谥节孝处士。家乡人为其建 “徐节孝祠”,明清两代均有修缮,毁于解放初期。《宋史》卷四五九有传

  • 字:仲车
  • 籍贯: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
  • 生卒年:1028—1103

相关古诗词

题寄亭

大抵人閒同一寓,外物之来寓中寓。

主人于尔本无心,谁使之来谁使去。

来时无所增吾悦,去时谈笑亦不辍。

惟有山叟与溪翁,屋里閒云船上月。

一从古往成蹉跎,失之则憾得之歌。

不从平路从风波,或遭陷阱或网罗。

有人啮臂遗其亲,有人之楚复之秦。

侯门洒扫宁苦辛,牛衣涕泣伤贱贫。

谁人衒鬻来上书,谁人乞贷留公车。

谁人入关便弃繻,谁思躣马疾其驱。

更有隋时二隐夫,欲将林壑谋金朱。

倒行之辈尤可吁,当时自欲烹其躯。

却是扬雄所性恬,谁须名字学韦贤。

积薪可恨汲生言,不道真风任自然。

自然处者其为谁,以寄名亭如此奇。

俗人所患在失之,安知达者静者心平夷。

达者洞然无所蔽,静者泊然无所累。

无蔽无累无所营,其中主者性与诚。

登斯亭兮观斯名,人閒万事皆可平。

形式: 古风

耳边啼鸟唤不起

耳边啼鸟唤不起,有人醉卧春风里。

被花迷入梦魂中,却上烟霞弄瑶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纸]韵

偶述

淮阴寄食卒为将,南阳閒卧卒为相。

孟轲之道其如何,枉尺如何直寻丈。

形式: 七言绝句

有客不为赋

有客不为赋,而乃求荣阶。

是犹适吴楚,却背东西来。

孟郊从进士,闻者徒相咍。

退之发已秃,知己其谁哉。

余独谓不然,此事何足哀。

但恐子之道,未足为奇侅。

子歌坚诚好,不为利所回。

得则为颜氏,失则为隤懒。

为子歌一阕,为子酌一杯。

余歌为尔宜何歌,余闻日月如飞梭。

但忧其道不到古,穷通之事余如何。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