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二首(其二)

关岭通山后,风谣采路傍。

地寒人好寿,草浅畜宜羊。

用水如奴婢,从川贮米粮。

西风如有约,乘兴即吾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边远之地的自然风光与生活状态,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边地的地理环境、人文风貌以及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首句“关岭通山后”,开篇即点明地点,关岭与山脉相连,暗示着此地的险峻与偏远。接着,“风谣采路傍”描绘了边地特有的自然景象,风吹过山岭,带来了山间特有的歌声与节奏,仿佛是大自然的乐章,伴随着行人的脚步声,增添了旅途的生动与趣味。

“地寒人好寿,草浅畜宜羊”两句,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边地独特的生存环境与生活方式。寒冷的地势反而使得人们更加珍惜生命,追求长寿;而浅草之地,却适宜放牧羊群,体现了边地人民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活智慧。

“用水如奴婢,从川贮米粮”则进一步展示了边地人民的生活细节。用水如同对待奴仆般细心,从河流中储藏粮食,既体现了边地人民对水资源的珍视,也反映了他们利用自然条件,保障生活所需的能力。

最后,“西风如有约,乘兴即吾乡”表达了诗人对边地的深厚情感与归属感。西风似乎在与诗人约定,只要乘兴而来,这里就是他的家乡。这种情感超越了地理界限,将边地视为心灵的归宿,体现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情厚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边地自然景观、生活状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边地的独特魅力与人民的生存智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与认同。

收录诗词(272)

刘因(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初名骃,字梦骥。3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建祠堂

  • 字:梦吉
  • 号:静修
  • 籍贯: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
  • 生卒年:1249~1293

相关古诗词

野兴

莽莽榛芜路,蚩蚩鱼肉民。

乾坤几逐鹿,今古一伤麟。

眼底人间世,胸中物外春。

江山满花柳,无负百年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山中忆故人

故人南郡去,消息久无闻。

瑶草正堪种,白云谁共分?

屋梁惊落月,鹏翼赋垂云。

岁暮一尊酒,高歌如见君。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送友生

无人慰幽独,之子罢登临。

野鹤笼中态,翔鸿天外音。

吾儒关世运,晚节见初心。

有问山间事,白云今更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郭判官按察广右

谢病三公掾,分司五岭南。

柱山天下秀,宪府百僚参。

夜泊防风浪,晨征避瘴岚。

遥知慈母念,先汝过湘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