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寄友人

路岐何渺邈,在客易蹉跎。

却是去家远,因循住日多。

几看春草绿,又见塞鸿过。

未有进身处,忍教抛薜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翻译

道路多么遥远,客居中容易虚度光阴。
实际上离家更远,拖延的日子却越来越多。
多次看到春草转绿,又见到北雁飞过。
还未找到能晋升或施展才华的地方,怎忍心抛弃隐居的生活。

注释

路岐:道路。
渺邈:遥远。
在客:在外地做客。
蹉跎:虚度光阴。
却是:实际上是。
去家:离家。
因循:拖延,顺其自然。
住日多:停留的日子多。
几看:多次看到。
春草绿:春天的草地变绿。
塞鸿:北方的大雁。
未有:还未有。
进身:晋升或施展才华的机会。
忍教:怎能忍心。
抛:抛弃。
薜萝:薜荔和女萝,常用来指代隐居生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旅人在异乡的感受和心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抒发了对远方家园的思念。开篇“路岐何渺邈”一句,便以宏大的画面展现了道路的遥远,给人一种无尽延伸的感觉。“在客易蹉跎”则是说旅途中的日子容易流逝,而自己却因循守旧,停留不前。

接下来的“却是去家远,因循住日多”表达了诗人对远离家乡的深切感受和对时间消逝的无奈。随后,“几看春草绿, 又见塞鸿过”两句,则通过春天的绿意盎然和边塞上空飞过的大雁来表达季节更迭与时光流转的主题。

最后,“未有进身处,忍教抛薜萝”则是诗人在感慨于自己尚未找到立足之地的同时,不忍心将自己的未来和希望像随风飘散的蓬草一样任其消逝。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不安,以及对于归属感的渴望。

收录诗词(514)

姚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 号:称“姚
  • 籍贯:陕州硖石

相关古诗词

山居寄友人

独在山阿里,朝朝遂性情。

晓泉和雨落,秋草上阶生。

因客始沽酒,借书方到城。

诗情聊自遣,不是趁声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书县丞旧厅

宫殿半山上,人家向下居。

古厅眠易魇,老吏语多虚。

雨水浇荒竹,溪沙拥废渠。

圣朝收外府,皆是九天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从军乐二首(其一)

每日寻兵籍,经年别酒徒。

眼疼长不校,肺病且还无。

僮仆惊衣窄,亲情觉语粗。

几时得归去,依旧作山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从军乐二首(其二)

朝朝十指痛,唯署点兵符。

贫贱依前在,颠狂一半无。

身惭山友弃,胆赖酒杯扶。

谁道从军乐,年来镊白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