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县丞旧厅

宫殿半山上,人家向下居。

古厅眠易魇,老吏语多虚。

雨水浇荒竹,溪沙拥废渠。

圣朝收外府,皆是九天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翻译

宫殿建在半山腰,居民聚居在山下。
古老的厅堂容易做噩梦,年迈的官吏言语多虚假。
雨水滋润着荒芜的竹林,溪流沙石填满了废弃的水渠。
在圣明的朝代,收复了边远地区,这些都是天子的恩赐。

注释

宫殿:宏伟的建筑物。
半山:山腰位置。
人家:民居。
向下居:居住在山下。
古厅:年代久远的大厅。
眠易魇:容易做噩梦。
老吏:年长的官员。
语多虚:说话多不真实。
雨水:自然降水。
荒竹:荒废的竹林。
溪沙:溪流中的沙石。
废渠:废弃的水道。
圣朝:神圣的朝代。
收外府:收复边疆地区。
皆是:都是。
九天除:天子的恩典或指朝廷的任命。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荒废与萧瑟的景象,同时也透露出一丝希望和光明。诗人通过对旧厅及其周围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时光流逝带来的沧桑变化。

"宫殿半山上,人家向下居" 开篇即设置了一种悬殊的景观,有着高低错落之感。宫殿本应是权力与繁华的象征,而现在却被置于半山之上,显得有些偏僻和孤立。而人家的居住地点则向下延伸,这或许反映了社会经济活动中心的转移,以及旧有的权力结构的瓦解。

"古厅眠易魇,老吏语多虚" 古厅作为过去繁盛时期的遗迹,现在却只能用来打发无聊的时间。眠易魇暗示着一种精神上的空虚和不安,而老吏的语多虚则是对当权者言辞不实、缺乏诚信的批判。

"雨水浇荒竹,溪沙拥废渠"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的衰败。雨水本应滋润万物,但在这里却只能浇灌着已经荒废的竹林。而溪沙拥废渠,则是对曾经繁忙的水道现在变得淤塞不堪的写照。

"圣朝收外府,皆是九天除" 最后两句带来了诗中唯一的正面色彩。圣朝指代理想中的君主或政府,而收外府则意味着中央集权,重新整合那些曾经荒废的地方。"皆是九天除" 这句话充满了神圣和超自然的力量,暗示着这些变化都是由最高的权威所引导,是对宇宙秩序的一种修复。

总体来说,这首诗既有对过去繁华的怀念,也有对现实颓废的批判,但最终又给出了希望和光明。它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人文社会状态的深刻反思。

收录诗词(513)

王建(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朝诗人。出身寒微,一生潦倒。曾一度从军,约46岁始入仕,曾任昭应县丞、太常寺丞等职。后出为陕州司马,世称王司马。与张籍友善,乐府与张齐名,世称张王乐府

  • 字:仲初
  • 籍贯:颍川(今河南许昌)
  • 生卒年:768年—835年

相关古诗词

从军乐二首(其一)

每日寻兵籍,经年别酒徒。

眼疼长不校,肺病且还无。

僮仆惊衣窄,亲情觉语粗。

几时得归去,依旧作山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从军乐二首(其二)

朝朝十指痛,唯署点兵符。

贫贱依前在,颠狂一半无。

身惭山友弃,胆赖酒杯扶。

谁道从军乐,年来镊白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天竺寺殿前立石

补天残片女娲抛,扑落禅门压地坳。

霹雳划深龙旧攫,屈槃痕浅虎新抓。

苔黏月眼风挑剔,尘结云头雨磕敲。

秋至莫言长矻立,春来自有薜萝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肴]韵

忆山

闲处无人到,乖疏称野情。

日高搔首起,林下散衣行。

泉引窗前过,云看石罅生。

别来愁欲老,虚负出山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