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名为《自讼(其一)》,是明代诗人谢肃所作。诗中描绘了对生死、天地、劫难与毁灭的深刻思考。
“眼前生死日纷纷”,开篇即以“纷纷”二字形容生死之事的频繁与复杂,仿佛生命中的每一次呼吸都伴随着生与死的交替,让人感到时间的紧迫和生命的脆弱。
“天地无心亦断魂”,接着诗人将视角转向天地,指出即便是无情的宇宙,面对生死的离合也难以保持平静,暗示了自然法则与人类情感之间的共鸣。这里的“断魂”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感慨,也是对内心情感的抒发。
“此事难平谁料理”,诗人在此提出一个深沉的问题:面对生死这样的重大事件,究竟由谁来处理?这不仅是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也是对社会、伦理以及存在意义的追问。
“劫灰中有玉俱焚”,最后两句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在经历了灾难与毁灭之后,即使是最珍贵的事物也可能一同化为灰烬。这里不仅指物质层面的毁灭,更隐喻着精神、理想乃至人性在极端环境下的消逝。同时,“玉”在这里象征着美好与纯净,与“劫灰”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价值的相对性和脆弱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自然、道德以及存在本质的深刻洞察。它不仅仅是一次对生死的自我审视,更是对人类共同面临的生存困境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