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寺寒夜作

寒炉局促坐成劳,暗淡灯光照二毛。

水寺闲来僧寂寂,雪风吹去雁嗷嗷。

江山积叠归程远,魂梦穿沿过处高。

毕竟忘言是吾道,袈裟不称揖萧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豪]韵

翻译

围坐在寒冷的炉边让人感到疲惫,昏暗的灯光照着花白的头发。
闲逛到水边的寺庙,僧人们静悄悄的,雪风中雁群飞过发出哀鸣。
山河重叠,回家的路途遥远,梦中穿越的地方都是那么高不可及。
最终还是认为沉默是适合我的道路,穿着袈裟不适合向权贵行礼。

注释

寒炉:寒冷的炉子。
局促:狭窄而不舒服。
坐成劳:坐着也感到劳累。
暗淡:光线不足,不明亮。
灯光:灯发出的光。
二毛:指斑白的头发,代指年老。
水寺:位于水边的寺庙。
闲来:闲暇时来到。
僧寂寂:僧人非常安静,几乎没有声音。
雪风:夹带着雪花的风。
雁嗷嗷:雁群发出的哀鸣声。
江山:江河和山岭,泛指国家的疆土或自然景致。
积叠:层层堆叠。
归程:回家的路程。
远:遥远。
魂梦:梦中,这里指思乡之梦。
穿沿:穿越,经过。
毕竟:终究,到底。
忘言:无需言语表达,沉默。
吾道:我的道路,这里指个人的处世哲学或信仰。
袈裟:和尚穿的袍子,象征佛教出家人的身份。
不称:不适合。
揖:作揖,旧时的礼节,表示敬意。
萧曹:泛指高官显贵,这里可能特指历史上的名臣萧何和曹参,代指朝廷官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居简出的高僧在寒冷夜晚的生活图景。"寒炉局促坐成劳",通过对炉火微弱、室内狭窄和久坐所生的疲惫来形象地表达了僧人的清贫与寂寞。"暗淡灯光照二毛"则更进一步渲染出夜深人静时分的阴冷感,以及时间的流逝(以长白之发作为岁月的标志)。

接下来的"水寺闲来僧寂寂,雪风吹去雁嗷嗷",既描绘了僧人在宁静的寺庙中漫步的情形,也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之感。这里的"寂寂"二字,不仅强化了环境之静谧,更映射出僧人的内心世界。

"江山积叠归程远,魂梦穿沿过处高"则透露出诗人对于往昔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道路的思考。这里的"积叠"二字形象地表现了时间的沉淀和记忆的重叠,而"魂梦穿沿过处高"则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精神高度的愿景。

最后两句"毕竟忘言是吾道,袈裟不称揖萧曹",以一种豁然开朗的心态,宣告了诗人对于名利得失的超脱,以及对内心信仰的坚守。这里的"毕竟忘言"暗示了一种达观的人生态度,而"袈裟不称揖萧曹"则是对僧人清修生活的一种肯定。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远的思想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在寒冷与寂寞中寻得的心灵平静。

收录诗词(816)

齐己(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晚年自号衡岳沙门,唐朝晚期著名诗僧

  • 籍贯:湖南长沙宁乡县祖塔乡
  • 生卒年:863年—937年

相关古诗词

溪居寓言

秋蔬数垄傍潺湲,颇觉生涯异俗缘。

诗兴难穷花草外,野情何限水云边。

虫声绕屋无人语,月影当松有鹤眠。

寄向东溪老樵道,莫催丹桂博青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溪斋二首(其一)

岂敢言招隐,归休喜自安。

一溪云卧稳,四海路行难。

瑞兽藏头角,幽禽惜羽翰。

子猷何处在,老尽碧琅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溪斋二首(其二)

杉竹映溪关,修修共岁寒。

幽人眠日晏,花雨落春残。

道妙言何强,诗玄论甚难。

闲居有亲赋,搔首忆潘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詶王秀才

离乱几时休,儒生厄远游。

亡家非汉代,何处觅荆州?

旅梦寒灯屋,乡怀昼雨楼。

相逢话相杀,谁复念风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