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长安君

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

草草杯盘共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

自怜湖海三年隔,又作尘沙万里行。

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翻译

年轻时别离,那种情意是不轻的;如今老了,连相见也使我感到伤心。
随意准备些酒菜,为的是边吃边聊;灯火昏暗,我们把别后所见所思,互相倾吐,直到夜深。
我正在感慨分隔两地已有三年之久,却又要离开你去万里外的辽国,冒着风沙旅行。
要问我何日相会,怎说得准?你见到那鸿雁南飞,会有我捎来平安的家信。

注释

意非轻:情意不是轻的。
怆情:悲伤。
草草:随便准备的。
杯盘:指的是酒和菜。
昏昏:昏暗,光线暗淡。
后期:后会的日期。

鉴赏

这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切思念和离别之情的沉重。开篇"少年离别意非轻,老去相逢亦怆情"两句,描绘出无论是年轻时的分离还是年迈时的重逢,都充满了复杂的情感,这种情感并非轻易能够释怀。诗人通过这种表述,传达了对友情深厚而难以忘怀的珍视。

"草草杯盘供笑语,昏昏灯火话平生"则是描绘了一场宴席或聚会的情景。在简单的餐具和朦胧的灯光下,人们通过谈论往事来庆祝平淡而宝贵的人生。这里虽然有欢笑,但也透露出对人生苦短的感慨。

"自怜湖海三年隔, 又作尘沙万里行"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长时间漂泊在外的自哀,以及即将再次踏上漫长旅途的心情。"湖海三年隔"可能是指诗人与亲友久别,而"又作尘沙万里行"则暗示着他即将再次踏上旅途,面对的是遥远且艰辛的道路。

最后两句"欲问后期何日是,寄书应见雁南征"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重逢之日的询问,以及通过书信这种方式来传递自己的思念和祝愿。"雁南征"可能指的是朋友所在的南方地区,而"寄书"则是古代常用的交流方式。

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情绪,透过对往昔的回忆,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对人生旅途的感悟,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的深沉情感和他对于友谊的珍视。

收录诗词(1765)

王安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字:介甫
  • 号:半山
  • 生卒年: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

相关古诗词

示四妹

孟光求婿得梁鸿,庑下相随不讳穷。

卓荦才名今日事,萧条门巷古人风。

五噫尚与时多忤,一笑兼忘我屡空。

六月尘沙不相贷,泫然搔首又西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示俞秀老

缭绕山如涌翠波,人家一半在烟萝。

时丰笑语春声早,地僻追寻野兴多。

窣堵朱甍开北向,招提素脊隐西阿。

暮年要与君携手,处处相烦作好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示耿天骘

挟策能伤性,捐书可尽年。

弦歌无旧习,香火有新缘。

白土长冈路,朱湖小洞天。

望公时顾我,于此畅幽悁。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示董伯懿

穿桥度堑祇闲行,咏石嘲花亦漫成。

嚼蜡已能忘世味,画脂那更惜时名。

长干里北寒山紫,白下门西野水明。

此地一廛须卜筑,故人他日访柴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