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代著名书法家、画家赵孟頫所作,题为《次韵杜浩卿咏所藏研》。赵孟頫以书法、绘画闻名于世,其诗作同样蕴含深厚的艺术情感与哲理思考。
诗中首句“我生老研日相寻”,开篇即表达了诗人对研(砚台)的深情厚谊,仿佛与研相伴度过了漫长岁月。接着,“手不能神谩苦心”一句,透露出诗人对研的精心呵护与深沉的情感投入,即使技艺高超,仍需用心对待每一笔一划。
“墨妙巳无王令帖,诗穷空学杜陵吟”两句,运用典故,将自己与古代文人王令、杜甫相比较,表达了在艺术创作上的追求与自我反思。王令的书法、杜甫的诗歌都是后世难以企及的高峰,诗人在此自谦,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创作的不满足与继续探索的决心。
“质温未逊连城璧,气润先知几日霖”则进一步赞美了所藏之研的质地与气息,将其比作珍贵的宝玉和预示甘霖的湿润空气,暗示了研不仅是一件实用的文房用品,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价值与自然界的美好寓意。
最后,“只有子西知钝体,便应刻此当铭箴”一句,点明了友人杜浩卿对诗人情感与作品的理解与共鸣,表达了诗人希望友人能理解并铭记这段情感与艺术的交流,共同珍视这份友谊与艺术的传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研的深厚情感、对艺术创作的不懈追求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与艺术情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