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公子

长川波潋滟。

楚乡淮岸迢递,一霎烟汀雨过,芳草青如染。

驱驱携书剑。

当此好天好景,自觉多愁多病,行役心情厌。

望处旷野沈沈,暮云黯黯。

行侵夜色,又是急桨投村店。

认去程将近,舟子相呼,遥指渔灯一点。

形式: 词牌: 安公子

翻译

江面波光粼粼,
楚地与淮河两岸遥远,短暂雨后,烟雾笼罩的水边草地一片翠绿。
带着书和剑匆匆赶路。
在这晴朗的天气、美丽的景色中,我却感到愁绪满怀,身体疲惫,厌倦了旅途劳顿。
远望之处,田野辽阔,暮色苍茫。
夜晚渐深,又快到投宿村庄的时候了。
看到行程接近尾声,船夫们互相呼唤,远处有一盏渔火指引着方向。

注释

长川:广阔的河流。
波潋滟:波光粼粼,形容水面泛光。
楚乡:古代楚国的地区。
淮岸:淮河岸边。
烟汀:烟雾笼罩的水边平地。
芳草:青草。
染:像染料一样使草变绿。
驱驱:匆忙赶路的样子。
书剑:象征读书人的身份,携带书籍和武器。
行役:旅行,奔波。
旷野:空旷的田野。
暮云:傍晚的乌云。
急桨:快速划动的船桨。
村店:乡村旅店。
舟子:船夫。
渔灯:夜间捕鱼时使用的灯火。

鉴赏

这首《安公子》是宋代词人柳永的作品,描绘了诗人旅途中的情景。开篇“长川波潋滟”以宽广的河流和波光粼粼的水面起笔,展现出楚乡淮岸的壮丽景色。接着,“一霎烟汀雨过,芳草青如染”描绘了雨后清新湿润的湿地,芳草翠绿如被精心染就。

词人“驱驱携书剑”,带着书卷与剑,寓含着志向与抱负,但在“好天好景”中却感到“多愁多病,行役心情厌”,流露出旅途劳顿和内心忧虑。他远望旷野,暮云低垂,夜色渐深,只能加快行程,投宿于村店。“认去程将近,舟子相呼,遥指渔灯一点”则描绘出诗人寻找住宿时的场景,渔灯闪烁,象征着前方的希望和归宿。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词人旅途的艰辛与内心世界的矛盾,富有诗意和画面感。

收录诗词(218)

柳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婉约派代表人物。汉族,原名三变,后改名永,字耆卿,排行第七,又称柳七。宋仁宗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诩。其词多描绘城市风光和歌妓生活,尤长于抒写羁旅行役之情,创作慢词独多。铺叙刻画,情景交融,语言通俗,音律谐婉,在当时流传极其广泛,人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对宋词的发展有重大影响,代表作《雨霖铃》《八声甘州》

  • 字:景庄
  • 籍贯:崇安(今福建武夷山)
  • 生卒年:约987年—约1053年

相关古诗词

安公子(其二)

梦觉清宵半。悄然屈指听银箭。惟有床前残泪烛,啼红相伴。暗惹起、云愁雨恨情何限。从卧来、展转千馀遍。任数重鸳被,怎向孤眠不暖。

堪恨还堪叹。当初不合轻分散。及至厌厌独自个,却眼穿肠断。似恁地、深情密意如何拚。虽后约、的有于飞愿。奈片时难过,怎得如今便见。

形式: 词牌: 安公子

安公子(其一)

远岸收残雨。雨残稍觉江天暮。拾翠汀洲人寂静,立双双鸥鹭。望几点、渔灯隐映蒹葭浦。停画桡、两两舟人语。道去程今夜,遥指前村烟树。

游宦成羁旅。短樯吟倚闲凝伫。万水千山迷远近,想乡关何处。自别后、风亭月榭孤欢聚。刚断肠、惹得离情苦。听杜宇声声,劝人不如归去。

形式: 词牌: 安公子

早梅芳慢

海霞红,山烟翠。故都风景繁华地。谯门画戟,下临万井,金碧楼台相倚。芰荷浦溆,杨柳汀洲,映虹桥倒影,兰舟飞棹,游人聚散,一片湖光里。

汉元侯,自从破虏征蛮,峻陟枢庭贵。筹帷厌久,盛年昼锦,归来吾乡我里。铃斋少讼,宴馆多欢,未周星,便恐皇家,图任勋贤,又作登庸计。

形式: 词牌: 早梅芳慢

曲玉管

陇首云飞,江边日晚,烟波满目凭阑久。一望关河萧索,千里清秋,忍凝眸?杳杳神京,盈盈仙子,别来锦字终难偶。断雁无凭,冉冉飞下汀洲,思悠悠。

暗想当初,有多少、幽欢佳会,岂知聚散难期,翻成雨恨云愁?阻追游。每登山临水,惹起平生心事,一场消黯,永日无言,却下层楼。

形式: 词牌: 曲玉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