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挽王烈女》由清代诗人陈正春所作,是对一位忠贞烈女的哀悼与赞美。诗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对王烈女高尚品德和牺牲精神的崇敬之情。
首句“王家少妇擅英流”开篇即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王家年轻而才华出众的女子。接着,“义烈殉夫孰与俦”一句表达了她为丈夫而牺牲的壮烈行为,无人能及,凸显出其英勇无畏的精神。
“连理愿生交树冢”运用了“连理枝”的典故,象征着王烈女与丈夫生死相依,即使化为树冢,也希望能像连理枝一样永不分离。这句诗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表达了二人深情厚谊。
“杜鹃泣尽五更秋”以杜鹃鸟的啼鸣象征哀伤,描绘了王烈女去世后,她的灵魂在五更时分的秋夜中哭泣,形象地表现了她的悲痛与不舍。
“纲常一系寒金泐”中的“纲常”指的是儒家伦理道德,此句表达了王烈女坚守道德准则,即使面对严冬的寒冷,她的道德品质依然如金石般坚固不移。
“冰雪双清碎玉楼”则以冰雪的清冷和破碎的玉楼比喻王烈女的高洁品性和最终的牺牲,暗示了她的美德如同冰清玉洁,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也未曾改变。
“贞烈犹凄风雨泪,荒凉寥落耐人愁”结尾两句,进一步强调了王烈女的贞洁与刚烈,即使在风雨中流泪,她的形象依旧令人感到凄凉与哀愁,同时也表达了对她的深切怀念与哀悼。
整首诗通过对王烈女事迹的描述和情感的抒发,不仅赞扬了她的英勇与忠诚,也寄托了对她的深深哀思,展现了古代女性在面对生死抉择时的高尚情操和道德力量。